【England x South Georgia x Whaling Factory】 「又有一條鯨魚!」這是我們在南北極最愛聽的話之一,因為鯨魚不但親人,而且稀有。船員很親切地跟我們解釋鯨魚跟海豚類似,對人很感興趣,有時會主動出現於船隻附近,你對它大叫與鼓掌,它們會像要回應人一般的跳耀,母鯨也會帶著小鯨魚在附近一起遊玩。這樣的鯨魚,現存量不到百年前的百分之一,而大家最而熟能詳的藍鯨,在我的旅程中從沒看到過。

不為人知的真相

捕殺鯨魚已經是被法律禁止多年,就連全世界僅剩的日本科學用捕鯨魚、與北歐的文化用途捕鯨魚,都算是人人喊打,當然也少不了台灣捕的豆腐鯊當佳餚。好像全世界的鯨魚不見了,就是這三個地方害的。

我在南喬治亞的鯨魚煉油廠,聽著解說員解釋著鯨魚的歷史,殘留的工廠訴說著不為人知的真相:鯨魚大多是歐美等國大量屠殺滅絕的。

鯨魚的背部感覺有點像是粗糙的輪胎。
▲鯨魚的背部感覺有點像是粗糙的輪胎。

鯨魚骨當裝飾的地標是已經見怪不怪。
▲鯨魚骨當裝飾的地標是已經見怪不怪。

南極圈處處有留下以往捕鯨的殘骸。
▲南極圈處處有留下以往捕鯨的殘骸。

 

100年前大量捕補殺

鯨魚的油脂與肉都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在以前電力不發達,食物不充足的時代,它帶給人們路燈用的油脂與高熱量的肉。在 1900-1970年 之間,藍鯨大約被歐美大國捕捉了三十萬隻,數量減少到原本數量的 0.15%,最後一年全世界的漁船只看到三隻藍鯨,然後把它們也殺光了。

藍鯨可算是絕種的動物,在現代人的環保意識與法律歸束下,慢慢地又回到了原本數量的 1%,但一直沒有完全回復。

現在的北歐,台灣,日本捕殺的,就是前人殺光留下的 1%。

「鯨魚跳舞了!」

我周邊的人又大叫,接下來就是所有在船上的乘客熱烈的鼓掌聲,希望能把我們的心情傳遞過去。

只要一有人發現鯨魚,接下來一定是一堆人衝到甲板上。
▲只要一有人發現鯨魚,接下來一定是一堆人衝到甲板上。

這次去算是照到最好的鰭。
▲這次去算是照到最好的鰭。

 

去過的人都變成環保尖兵

南北極的旅遊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性,因為這兩個地方被譽為世界最後的淨土,隨著世界居民的環保意識提升,這兩個極地旅遊使用的船隻噸數,破冰船,與垃圾基本上都受到嚴謹的控管,避免更進一步的環境破壞。

有趣的是,根據極地旅遊公司QUARK的說法,去過的人許多都做出環境捐助與變成環保尖兵。因為大家在這美麗景象前才會理解到自己該有的責任。

出外旅遊,跟各國人的交流也算是旅程的一部分。
▲出外旅遊,跟各國人的交流也算是旅程的一部分。

吃飯是我最大的樂趣之一,而我盡可能不談政治與宗教還有種族問題。
▲吃飯是我最大的樂趣之一,而我盡可能不談政治與宗教還有種族問題。

海鳥群聚的海面常常是魚群來的徵兆。
▲海鳥群聚的海面常常是魚群來的徵兆。

希望我們留給後代的不是只是這些美麗生物的殘骸。
▲希望我們留給後代的不是只是這些美麗生物的殘骸。

 

管好自己就好

環保問題永遠是回到「都是他人錯」 這心態上,而忘了自己可做的一點點小改變都可讓世界變得更好。

跟我一起旅遊的都知道,去日本我不吃鯨魚,去帛琉我不吃海龜,去非洲我不吃野生動物。很簡單吧?但整團只有我做到(不過我有點霸道也不讓朋友吃就是了)。

我另一個朋友吃素跟不開冷氣,這我實在做不到…

不要去管歐美人士對於二氧化碳排出與捕鯨的過去錯誤,不要去支持還在獵殺鯨魚的國家,因為想學歐美而也要分一杯羹而又延續歷史錯誤。

管好自己就好。

 

旅遊筆記

  • 最佳旅遊時間:哪時有鯨魚都可以,每個地方不一樣
  • 公司:最快是去宜蘭
  • 最低旅遊天數:1天
  • 費用:★(註)
  • 其他:鯨魚雖然難見,但台灣剛好是可見到的國家之一,這點我們很幸運。我鯨魚都是在國外看的,有機會我也想去台灣的賞鯨團看看,聽說非常的精彩
  • 攝影器材:Canon EOS 7D + Canon EF-S 18-200mm F3.5-5.6
    註:費用我們都用星等表示,一顆星最便宜、五顆星最貴(大約範圍是5萬、10萬、15萬、20萬、不要問很恐怖)

本文獲商周網站授權,原文刊登於商業周刊專欄部落格

JT

John Tao。年輕時住美國,與太太一起自助過六大洲,目前工作兩岸歐美跑,現下育有一女。興趣是拿相機當日記,將生活點滴記錄下來。
對攝影,旅遊或是寶寶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我這新手攝影爸爸的FB。

看更多文章
鏡頭的角落粉絲團

延伸閱讀

學攝影不要先學批評!

末日旅程第一站,下沉的 威尼斯 嘉年華會

中元 鬼月 瘋攝影 全臺主要民俗活動大解析

台東 小旅行,體驗鹿野高台 熱氣球 繽紛升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