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光運用建議
自然光的硬光通常是出現在天氣晴朗且空氣乾淨的天氣,太陽光沒有經過反射或穿越雲層的擴散所形成。當光質較硬的時候,反差大且容易產生強烈陰影,較適合表現個性強烈的影像。若以正面光拍攝,由於影像主題直接呈現,通常少了小品攝影幽默可供玩味的空間,所以並不這麼適合,反而是結合前面側光的方式,適度利用陰影來增加想像空間,是比較有趣的做法。想要結合逆光處理,則適合應用在剪影,或是透明物(飲料、玻璃杯)的表現。
▲神說:你的願望我聽到了。由枝影空隙中灑落的一抹光線,彷彿聚光燈一般,讓主體清楚明顯的被強調出來。攝影:孫宗瑋
柔美的漫射光源
相對於光質較硬的光源,陰天、陰影下、室內等區域,因為光線透過反射、折射的影響,光線會顯得較為柔和,特別適合拍攝柔軟調的影像。尤其是可愛風、溫馨感的小品畫面。由於柔質光的反差通常較小,較缺乏方向性,所以非常適合結合色彩、不同視野觀點的拍攝。當然,在光質不至於柔到沒有方向性時,也適合以逆光方式處理,可以保留光源本身的色調。
▲哪邊才算實體的方框?硬光呈現的影子邊緣相當銳利,容易讓影像具有個性。攝影:孫宗瑋
▲走廊陰影下的牆上掛飾,總讓人感到輕鬆的調調。增加曝光讓色彩顯得較為透亮有生氣。攝影:孫宗瑋
光源色彩保留「當下」氛圍
不僅只有實體物可以做影像的主角,無形無體的光線本身,也可構成影像主調。許多小品攝影中,看似沒有主題,但卻能傳達溫度與氣氛,且讓觀賞者也能很直覺的理解「當下」,這類型的影像需要仔細調整影像色調,利用色調上的平衡以及通透的空間感受,營造當時時空的視覺感受。就像餐廳昏黃的光源,會讓影像呈現過度黃色調,但若是全然將影像調回正常色調,卻又失卻現場光的感受。
在這樣的環境中拍攝,若不採用閃燈來校正色光,那最好能在畫面中,留下些許並非黃色的光源,並且儘可能增加些許曝光,積極採用RAW檔進行拍攝。待使用電腦後製處理時,再細心的校正色彩,首先先將白平衡調整到正常偏黃色調,再逐步調整微調藍色與綠色,讓色彩類似肉眼所見的效果,由於黃色以外的光源,更容易在保留黃色調的狀況下,讓影像有所平衡。若沒有黃色調的狀況下,則可嘗試帶入燈泡光源,讓光源處幾近呈現白色,旁邊的光暈則調整帶有黃色調,同樣能展現現場氛圍。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夕陽、早晨等時間的小品創作。
▲關島教堂中的那抹紅,是對新婚的衷心慶祝。採用Panasonic GF2濾鏡效果拍攝。攝影:Wisely
▲紅色千鳥居中的宮燈,暖暖淡淡的守護。紅色鳥居為背景,讓黃色光線的調整不算太困難,只要調整周圍陰影,並安排鳥居空隙的色溫即可。
▲由於窗外亮度極高,功率不算大的小燈泡亮度與周圍亮度差異不大,拍攝時僅需不要過度曝光,再將四周白平衡調整為冷色調,燈泡自然能呈現明亮的黃色調。
延伸閱讀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數位相機採購活用 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