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色光拍攝要訣
大多數餐廳室內都採用一致性的燈光,這對於想開始接觸白平衡調整領域的玩家來說,是滿不錯的練兵場所。台灣的餐廳不論是餐廳、酒吧甚至家裡多半會使用鎢絲燈作為光源,因此,在微光環境拍攝將白平衡設定為鎢絲燈模式應可應付大部分室內微光環境。但以我用過許多不同廠牌、型號的數位單眼相機中,發現並不是每台相機的白平衡都是準的。
另一個在餐廳裡攝影的小訣竅,就是將餐桌上擺放的燈光,移到畫面想要強調的區域,就猶如聚光燈的作用,讓拍攝主體變得相當醒目。當然如果遇到不能隨意移動的光源,也可以請模特兒把臉面向燈光,臉與燈光的距離遠近,決定了臉的亮度,微調臉的角度,則可利用陰影強調臉部的立體感。
除了餐廳等室內環境外,街道上也有路燈、霓虹燈、招牌燈等人造光源,一開始接觸夜間自然光源人像時,可讓單一畫面中,先針對其中一種光源來嘗試。以台灣常見的路燈來說,多半是白色燈光與黃色燈光,我自己喜歡黃色燈光的調性,因為黃色燈光的低色溫呈現較為溫暖的調性,而白色燈光的高色溫表現極端地冷調。至於招牌燈箱雖然肉眼看起來近乎白色,但其實常是偏藍綠色的冷色調,會讓膚色呈現較冷色調的慘綠,通常較不討喜,通常我會與其它色光混用,詳細運用與考量可參照後續的混和光源運用。
▲拍攝餐廳微光環境的第一課,就是積極尋找並應用既有燈光。拍攝時,請Model移動到較靠近燈光的位置,並微調臉部方向,使得Model較為光亮,適度陰影讓五官立體感十足。後製處理時手動調整白平衡,讓照片帶著適度黃光,增添溫暖的氣氛。拍攝資訊:Canon EOS 5D MarkII+EF 24mm F1.4L。光圈F2,快門1/30秒,ISO 1000,手動模式,Lightroom修正白平衡,RAW轉JPEG。
▲利用天花板的燈光拍攝,讓Model的臉部在燈光的正下方,請她躺在沙發上,再讓頭轉上,正好是臉部受光,拍攝環境僅取其中一盞聚光燈到達的區域,身體部分由於離光線較遠,曝光稍嫌不足,恰可增加畫面的神秘感,使照片更容易變成目光的焦點。拍攝資訊:Canon EOS 5D+EF 50mm F1.4。光圈F1.6,快門1/50秒,ISO 1600,P自動模式,Lightroom修正白平衡,RAW轉JPEG。
▲不一定每次都要把模特兒的臉照亮,讓臉部處於協側面,較正常曝光約略不足1EV,配合動作表情與桌上調酒,頗能感受微醺的慵懶感受。此處雖然有多盞燈光,但色溫差異不大,後方吧檯燈源因再景深外形成光暈,讓畫面更繽紛。拍攝資訊:Canon EOS 5D MarkII+EF 24mm F1.4L。光圈F1.4,快門1/60秒,ISO 1000,手動模式,Lightroom修正白平衡,RAW轉JPEG。
▲配合適當服裝、燈光,再來杯紅酒,也可以拍出Motel或是lounge bar環境的感覺。避開家中多餘擺設、家具,利用沙發一角與窗簾背景,形成簡單背景,圖中上方運用景深形成兩個簡單色塊,下方花布增加質感。拍攝資訊:Canon EOS 5D+EF 35mm F1.4L。光圈F2,快門1/30秒,ISO 1000,手動模式,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
▲雖然是讓Model移動到較靠近燈光的位置,但由於現場光線真的太暗,所以拍攝時,僅利用微光形成的光影,勾勒模特兒的動作輪廓,利用後製將照片轉為黑白,反而更增添照片氣氛。拍攝資訊:Canon EOS 5D+EF 35mm F1.4L。光圈F2,快門1/30秒,ISO 1000,手動模式,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
▲開始學習微光攝影時,若需要到街道上取景,可先由單一光源的區域開始練習,圖中是在天母街道上拍攝,單一路燈由畫面右上往左下照射下來,陰影、構圖中的光影結合Model動作,就算沒看到表情,也能感受影像情緒。拍攝資訊:Canon EOS 5D+EF 35mm F1.4L。光圈F2,快門1/30秒,ISO 1000,手動模式, 自動白平衡,RAW轉JPEG。
▲靠夜晚商店櫥窗的光線,拍攝地點在東區巷弄,台北市有很多店面晚上櫥窗都沒有熄燈,一點也不環保,但卻是很好利用的光源。讓模特兒斜側於櫥窗,既能取逆光所形成的邊光效果,僅半邊臉部受光,也能讓五官表現強烈的立體效果。圖片資訊: Canon EOS 5D+EF 35mm F1.4L。光圈F2.5,快門1/100秒,ISO 1250,手動模式,白平衡:鎢絲燈,RAW轉JPEG。
(如果遇到混合色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