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

我們都知道萬物都有其獨特的本質,尤其是拍攝大自然風景,對於充滿整個環境的花、草、木、石更要深切認識,然後熟悉和掌握其本質,使之有效地重現於畫面中、照片中。這就是在我們攝影術語中所謂的「質感」。其意思就是要求在表現景或物的時候,不是徒具其形貌的輪廓,更重要的是要表現到有「質」的感覺;既要有骨架,又有血肉。

茂林▲茂林

 

特點

不同的風景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我們在進行實際拍攝以前,也需根據所欲拍攝風景類型的不同,掌握好它們各自的特點。在拍攝風景照片時如何捕捉景物的特點呢?

關鍵在於拍出景物的氣派。像是黃山,有四個特點:雲海、雲霧、奇松、怪石。但若將視野放大的話,便可以涵蓋各個奇景,各具奇險的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若把視界放近,更有不少鬱鬱蒼蒼的茂林、清幽深還的岩谷;最後再把視線拉回身邊,便可以發現許多自由自在的小景,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令人心醉神迷。

至於峨眉山之所以得到此名,就是在於蒼秀、清幽的青山。而五嶽亦不過是雄偉巍峨,險峻磅礡。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稱的桂林,以及「山水甲桂林」的陽朔,亦不過在於山的峭拔、水的澄澈。

因此,當我們進入名山大川的時候,只能憑藉自己的眼力和經驗來尋找拍攝,但這經驗是前期的藝術修養,缺乏這些修養,便不能發現景物最美的一面,利用攝影鏡頭,把景物的特點盡收鏡頭,最後只能得到一些曾到此一遊這類的影像紀錄了。

奇石▲奇石

 

風景攝影的美感

我們對大自然的風景和景物要表現得淋漓盡致,就必須要注意它的形式感覺,而形式感覺的表現著重於強調其中四個特點:氣氛、氣勢、氣質、氣魄。

氣氛

一般都將氣氛侷限意指為能見於畫面上的朦朧、蒼茫、縹緲而言,這是表面容易看到氣氛。但關鍵的氣氛在於畫面的內涵,因此我們要注意它的熱烈、肅穆、蕭瑟、冷寂、寥落、恐怖、歡樂等等,這一切都是氣氛;這都是不靠煙、霧、雲的渲染、襯托,而是靠呈現在畫面的精神、感情所構成,這種氣氛並非僅是直覺看到的那麼單調,更是內涵與情緒的感受。

氣勢

「勢」字我們容易理解到姿勢、形勢,但加上「氣」字,而構成氣勢,便不再是表面膚淺的姿勢和形勢了。俗語所說;「山不在高而在勢,水不在深而在動。」這就是氣與勢的表現力。故氣和勢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氣,勢便顯不出來,只有勢沒有氣,便是死板而不生動。

氣質

「質」在攝影術語就是質感。像是拍攝黃山,最主要是表現石頭的質,這是它所具的肌理和層次,使人看到真實而且富有立體感。氣和質連結在一起來便是氣質,氣質是較重於內涵的。藝術最重要的就是有內涵,沒有內涵便不成藝術了。作品中的內涵是作者對作品的精神投入,借作品去表達他的藝術熱情和心靈、個性。我們可以從作品的氣質中,瞭解作者的學問、性格、人品和藝術修養,也即是作者最忠實的反映,所以氣質是由積聚而養成,潛藏於內在,而形成外在個別獨有的風格、神采的面貌及藝術作品的表現手法。

氣魄

「魄」就是指直接見於畫面上的視覺感,有大氣磅礡,嶽峙淵亭,一種感人心魂,氣概迫人,使人產生驚奇和感動的畫面。這個前提首先是在客觀上景物要具有這種形勢和氣魄。不過,如果拍攝的技巧和經驗不足的,是無法將既有的氣魄無遺地顯現出來的。反之,拍攝技巧高超,經驗豐富,不但能把既有的氣魄顯現,而且還能把它誇張化,甚至有些不特別具有氣魄的景色,也能選取拍攝特別角度,技巧地強調其氣魄。

雲海
▲雲海

 

延伸閱讀

拍出迷人 夜景(上) : 攝影器材 準備

六種 溪流 瀑布 攝影 構圖必知技巧

拍攝 建築攝影 的六大建議

旅遊攝影 常見的5大錯誤(下)

大型阿生 當 導遊 帶你到 蘭嶼 拍 生態攝影

本文同步刊載於DSLR使用與攝影技巧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