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夜空將呈現一場連續的天文盛宴,從彗星、流星雨到行星合相與月掩亮星,觀測者幾乎每週都有值得期待的天象。多數現象不需專業設備,只要以肉眼或雙筒望遠鏡以及相機,就能捕捉到這些難得的天空景象。

罕見肉眼彗星再現:萊蒙彗星

臺北天文館指出,今年初才被發現的 C / 2025 A6「萊蒙彗星」亮度正快速提升,預計 10 月初可達 4 等,至 10 月 21 日通過近地點時更有機會亮至 3 等,成為少數可肉眼直接觀測的彗星。上旬建議在日出前朝東北方尋找,中旬之後則改於日落後朝西北西方向觀測。使用雙筒望遠鏡將能更容易辨識其棉絮般的彗尾。

十月天象拍攝指南:彗星、流星雨與行星合相接連登場

十月天象拍攝指南:彗星、流星雨與行星合相接連登場

獵戶座流星雨迎來極大期

10 月 21 日同時是獵戶座流星雨的極大期,天頂每小時流星數預估約 20 顆,實際肉眼可見數量約 12 顆,屬於中等規模。該流星雨的母體為著名的哈雷彗星,其流星速度快,常伴隨亮度高且帶尾痕的火流星。今年沒有月光干擾,條件理想,從當日晚間輻射點升起後,整夜皆適合觀賞。

十月天象拍攝指南:彗星、流星雨與行星合相接連登場

火星與水星的低空相會

在 10 月 21 日前後數日的傍晚,將出現「火星合水星」的景象。屆時,白色的水星與橙紅色的火星僅相距約 2 度,位置接近西南西方低空。這一幕不僅可以肉眼辨認,透過雙筒望遠鏡更能清晰感受兩顆行星的色彩對比。

十月天象拍攝指南:彗星、流星雨與行星合相接連登場

月掩亮星「五車五」

10 月 12 日凌晨,月球將掩食金牛座中亮度 1.7 等的恆星五車五。根據預測,星體進入月緣時間約為 1 時 41 分,復出時間為 2 時 33 分。這類天象十分適合透過雙筒望遠鏡或小型望遠鏡進行觀察,能直觀體會月球移動所帶來的視覺效果。

水星東大距的年度尾聲

10 月 30 日將迎來今年最後一次水星東大距,當日水星與太陽的距角約 23.9 度,亮度達 -0.1 等。最佳觀測時段為日落後至 18 時左右,在西方低空即可捕捉這顆平時難以觀賞的行星。

攝影觀測建議

對攝影愛好者而言,十月天象是練習與創作的良機。拍攝彗星時,建議使用廣角鏡頭,搭配赤道儀進行長時間曝光,以凸顯彗尾的細節與延伸感;若無赤道儀,也可採用高感光度與多張疊合方式,捕捉夜空中的微光結構。至於流星雨,則以廣角鏡頭和固定腳架最為實用,曝光時間可設定在 15 至 30 秒之間,提高捕捉流星劃過瞬間的機會。若能選擇遠離光害的郊外地點,不僅能見到更多流星,也能為照片增添清晰的銀河與星野背景。

via:台北天文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