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逢徠卡 I 型相機問世百年之際,作為品牌全球慶典的一環,徠卡於上海舉辦主題展《世紀見證者:當徠卡遇見中國》,展出橫跨百年的相機、影像與設計文物,藉由中外攝影師的作品交織歷史記憶與當代視角。
當代城市中的歷史對位
《世紀見證者:當徠卡遇見中國》展覽選址位於上海郵政博物館,其所在建築始建於1924年,與徠卡 I 型相機的誕生年代相仿。在這座百年歷史的空間中展出徠卡的發展脈絡,別具時代感。徠卡認為,攝影不僅記錄歷史,也與城市和文明的變遷緊密相連,此次展覽即是對影像與時代交錯關係的具體體現。
四大展區構築影像脈絡
本次展覽共設四大展區,分別聚焦於實物、工藝、出版與創作。其中「珍品展區」精選徠卡百年來推出的經典與限量相機、鏡頭,呈現品牌產品美學與製造演進。「匠心車間」則展出鏡頭切面、結構部件與手稿,揭示德國製造的精密工藝與內部設計語彙。「LFI 檔案館」主要回顧這本徠卡官方期刊從創刊以來的封面與內容編排,藉此勾勒品牌與影像文化的互動歷史。最後的「百年影像」展區,則集結從金石聲、劉香成、史蒂夫·麥凱瑞到許闖、鐘靈等新舊世代攝影師的作品,從中觀照徠卡與中國之間橫跨百年的圖像對話。
▲ 珍品展區。
▲ 匠心車間。
▲ LFI 檔案館。
▲ 百年影像。
其中,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策劃的「百年影像」,以跨時代的視覺對話為主題,不僅展出知名攝影大師的歷史作品,也納入年輕世代與藝人創作者的個人視角。此舉意在突顯徠卡不只見證歷史,也成為當代影像創作的工具。展出內容包含中國跳水金牌選手陳藝文與演藝名人羅雲熙、譚松韻、肖戰等人的私人攝影,藉由多元化的主體,豐富展覽敘事層次。
從品牌歷史走向影像未來
開幕式上,來自徠卡德國總部的高層代表接連發言,除了回顧品牌在 1925 年投放 Leica I 的歷史起點,也強調當今徠卡跨足智慧手機、投影、眼鏡與運動光學的多元發展戰略。根據徠卡執行長馬蒂亞斯·哈施的說法,中國已成為品牌單一市場中最重要的一環,亞洲的成長將深刻影響未來整體佈局。
▲ 徠卡相機公司首席執行官 馬蒂亞斯·哈施(Matthias Harsch)
品牌文化的在地展演
展覽也包含限定紀念品展售區,由徠卡攜手瑞士模組傢俱品牌 USM 共同設計,以「圖元」為概念打造視覺裝置空間,展示兩品牌在工業設計與秩序感上的共通追求。觀眾可於現場選購限量徠卡相機與聯名周邊,延續觀展體驗。
此外,參觀與活動皆可透過「徠卡世界」微信小程式免費預約。展期為 2025 年 7 月 26 日至 8 月 25 日,每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開放,地點為上海市虹口區北蘇州路 250 號的上海郵政博物館。
光影百年,持續書寫
此次展覽是徠卡百年系列活動在全球多城市巡展的一部分,從總部威茲勒到杜拜、米蘭、紐約與東京,徠卡正藉由跨文化展覽與特別版產品,將自身定位從相機製造商擴展為影像文化的參與者與傳播者。對攝影產業而言,這場展覽不僅重申了品牌影響力,也提供一次凝視百年光影演變的珍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