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英國的攝影藝術家 Mavis CW,擅長以街道為畫布,並運用手上的徠卡相機作畫,而所拍攝的黑白影像更是他觀看世界的方式。而她在紐約所拍攝的一系列街拍作品,即日起於徠卡臺北畫廊展出。
《決定性瞬間》奠定 Mavis CW 的攝影哲學
Mavis CW,旅居英國的攝影藝術家,自幼在藝術薰陶中成長,並於倫敦帝國理工大學攻讀科學研究期間,意外開啟了對攝影的熱愛。她最初專注於靜物與建築攝影,但在接觸攝影大師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決定性瞬間》後,深受啟發,轉而投身街頭攝影。
Mavis 表示:「黑白攝影是一種去除雜訊的語言,使作品回歸光影與構圖的純粹本質,讓觀者更專注於影像的故事性。」在她的作品中,街頭不僅是一個創作場域,更是觀察人類情感與社會變遷的視窗。
《Somewhere Between Living and Dreaming》展覽將於 2025 年 4 月 10 日於台北徠卡之家登場,本次展覽將呈現 24 幅以紐約為背景的街頭攝影作品,透過黑白影像捕捉城市的脈動與人性的光影交錯。
▲ 午休時間,2018。
攝影是藝術,街道是畫布,相機是畫筆
「街頭攝影充滿即興與不可預測性,每一刻都是獨特且無法重現的。這種攝影方式不僅能捕捉真實的情感與社會狀態,更具備強烈的紀實意義,同時也鍛鍊了我的敏銳度與對環境的洞察力。
有時候,一個畫面只有在特定的光線或環境條件下才能成立。黃昏時的斜陽、霓虹燈下的剪影、街角瞬間閃過的一道光,或是突如其來的大雨,這些元素與場景中的人物與氛圍相互融合,便成為了按下快門的契機。」Mavis CW 說道。
黑白攝影不僅是一種風格,更是觀看世界的方式
展覽作品以黑白攝影為主,延續 Mavis 一貫的創作風格。她認為,去除色彩的干擾後,觀者能更專注於影像的情感與故事,從光影變化中體會畫面的張力與層次。
「真正有力量的影像不在於技術的完美,而在於它能夠傳達情感、講述故事,並與觀者產生共鳴。」她也特別強調決定性瞬間的捕捉,從一個微妙的眼神、肢體動作,到街頭偶然發生的戲劇性場景,每一張照片都承載著時間與情感的凝結。
▲ 美元紙鈔,2019。
紐約:一個充滿故事性的城市
本次展覽以《Somewhere Between Living and Dreaming》為題,靈感來自一句話:「Somewhere between living and dreaming, there’s New York」(在生活與夢想之間,有紐約)。
「紐約是一座充滿對比的城市,現實與夢想交錯,喧囂與孤寂並存,每個街角都蘊藏著無數故事。我希望透過黑白影像呈現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並讓觀者在影像中找到與自身經歷的共鳴。」Mavis 說道。
紐約這座城市誕生過無數經典的作品,而它最獨特的魅力在於其光影變化與節奏感,豐富的視覺元素讓整座城市彷彿成為一個流動的舞台,在這裡能夠感受到歷史與現代快速流動的痕跡。
在展覽作品《電話亭 2019》中,一位在電話亭內掙扎的男子與好萊塢明星廣告看板交疊而成現實與非現實交錯的矛盾對比,然而自 2022 年起,電話亭正式退出紐約街頭,此景象儼然成為歷史,這也是 Mavis 在系列作品中難忘的一幕。
▲ 電話亭,2019。
徠卡相機不僅是可靠夥伴,更是開啟對話的橋樑
Mavis 與徠卡相機的緣分始於童年,她的母親擁有一台經典的徠卡相機,紀錄了無數珍貴的家庭回憶。當她決定專注於攝影創作後,母親送給她人生中的第一台徠卡相機:徠卡 M6,這份傳承不僅象徵著攝影技術的傳遞,更代表著對影像藝術的執著與熱愛。
於紐約進行街拍攝影時,手持徠卡 M6 相機的 Mavis,偶然遇見了一位當地傳奇的街頭攝影師,當時因為彼此手中的相機開啟了初次對話,並互相拍攝了對方的肖像照,五年後的紐約街角他們再度重逢,藉由初見面的肖像照作為開場,再次為彼此留下了新的影像,也由徠卡相機的獨特性開啟了一次美好的邂逅。
「徠卡相機的簡約設計與歷久彌新的精湛工藝,使我在創作時能夠更完全專注於影像本身。」她最常使用的徠卡 M6 與 M7,搭配 Summicron-M 35mm f/2 ASPH 與 Summilux-M 35mm f/1.4 ASPH 鏡頭,這些設備讓她能夠低調地穿梭於城市街頭中,在不干擾被拍攝者情況下,也能捕捉最真實自然的瞬間。
展覽資訊
- 展覽地點:徠卡臺北畫廊 (徠卡之家)
-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5 年 7 月 7 日 (一 )
-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 19:00
- 展覽地址:臺北市青田街 6 巷 3 號
- 洽詢電話: +886 2 2391 2593
- 注意事項:台北徠卡之家內禁止飲食及攝影
- 注意事項:若遇參觀人數眾多,請遵照現場工作人員指示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