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雙位數系列一直都是該品牌的高CP值代表,幾乎擁有旗艦機種80%的性能,但卻具有更經濟實惠的售價,始終是預算型玩家的首選。而自2021年推出X-T30 II之後,就沒有後繼機種問世,讓人等到望穿秋水,所幸富士在今年帶來該系列的最新力作X-T50,究竟它有哪些賣點?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機身更圓潤
軟片模擬轉盤玩轉色彩更直覺
4,020萬畫素的解像力
AI自動對焦拍攝更方便
五軸7級IBIS的實用性實測
6.2K 30p 4:2:2 10bit內錄
重新定義X-T雙位數系列
更多X-T50實拍作品
以核心元件的規格來看,稱X-T50 II是縮小版的X-T5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搭載了與當家旗艦X-T5相同的4,020萬像素X-Trans CMOS 5 HR背照式感光元件,以及X-Processor 5影像處理引擎,而且同樣都具有AI深度學習技術,除了能夠針對人臉和人眼提供優秀的自動對焦追蹤和檢測之外,還可以偵動物、鳥類、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飛機、火車、昆蟲和無人機,性能可以說幾乎並駕齊驅。
廠商資訊:恆昶實業、02-2791-1188、www.fujifilm.com.tw產品規格:感光元件:APS-C片幅X-Trans CMOS 5 HR處理器:X-Processor 5像素:4,020萬感光度:ISO 125-12800(可擴展至ISO 64、51200)機械快門:1/4000-30s、支援B快門電子快門:1/180000-30s連拍:5fps(機械快門)、20fps(電子快門)螢幕:3吋184萬畫點可翻轉觸控式觀景窗:0.39吋236萬畫點OLED記憶卡:SD、SDHC、SDXC(支援UHS-II)電池:NP-W126S尺寸:123.8 x 84 x 48.8mm重量:428(含電池與記憶卡)建議售價:45,000元(單機身)
機身更圓潤
若是以前作X-T30 II的角度來看X-T50,可以發現嚴然已成為X-T雙位數系列的新篇章,因為它是該系列中首款內建五軸IBIS的機種,可提供最高7級的防手震補償。同時更是首款導入軟片模擬轉盤的富士相機,直覺快速玩轉影像色彩。
外觀方面,可以看得出X-T50延續X-T30 II的經典復古設計,但是左右兩側肩頭卻更顯得圓潤,尤其從機頂看過去更為明顯,並且做出斜角的造型,同時在前轉盤處也做了凹槽設計,使得X-T50整體看起來更為俐落。
軟片模擬轉盤玩轉色彩更直覺
說到X-T50的最大賣點,無疑就是內建軟片模擬轉盤了。畢竟富士相機之所以受到熱烈歡迎,除了經典復古的造型設計外,就是迷人的軟片模擬功能,這些基於富士90年來色彩科技所重現出的經典色調,是讓許多玩家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簡單套用就能使照片更有感覺,除了省下不少後製調色的時間,也能快速上傳社群平台分享攝影作品。
而相較該系列以往機種必須先進入MENU或是透過Fn鍵選擇想要套用的軟片模擬,X-T50則直接將軟片模擬設置在左肩的轉盤上,並內建8種最常用的軟片色調,包括相當受歡迎的CLASSIC CHROME / 經典正片、Classic Neg. / 經典負片和最新的REALA ACE,除此之外還有FS1~FS3可以讓玩家指派想要的軟片模擬,換句話說,透過該轉盤就能快速切換11種軟片色調,更直覺的玩轉影像色彩。
4,020萬畫素的解像力
從X-H2、X-T5到X100VI,都無不證明X-Trans CMOS 5 HR這片感光元件的實力,而採用相同核心元件的X-T50自然延續這項特色。相比其他品牌的APS-C相機,JPEG直出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細節,再加上X-Processor 5的幫助,原生感光度最低來到ISO 125,因此也比自家2,610萬畫素的第四代相機夠具備更出色的成像品質。
評測時銜接的是新發表的KIT鏡XF 16-50mm F2.8-4.8 R LM WR,大多數影像都是使用最大光圈拍攝,從合焦處的100%裁切可以看出,影像還算銳利,細節紋理皆有保留。至於高ISO部份,受限於畫素大幅增加關係,ISO 3200還保有一定的細節,再上去則建議拍攝RAW檔再透過第三方軟體AI降噪處理,方能獲得滿意的影像品質。
AI自動對焦拍攝更方便
搭載第五代核心元件的X-T50,不意外擁有目前富士X系統中最強的自動對焦性能。受惠於AI深度學習技術與升級的自動對焦演算法,X-T50在拍攝快速移動目標帶給筆者的體驗明顯優於過去機種,不僅人眼 / 人臉對焦追蹤的速度和準確率大幅提升,而且還可以偵測動物、鳥類、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飛機、火車、昆蟲和無人機等主體,方便性不可同日而語。不過稍可惜的是,評測過程中有遇到幾次假合焦的情況,尤其在昏暗環境下更容易發生,希望日後能有機會透過韌體更新改善這個情況。
五軸7級IBIS的實用性實測
X-T50相較前代的另一大進化,就是多了機身防手震功能。它搭載與X-T5相同的五軸防手震系統,最高可提供7級的補償效果,無非能為影像創作帶來更彈性的運用。除了可以在不方便使用三腳架的場合利用該功能提升拍攝成功率外,也能藉由IBIS拉長曝光時間,拍出動 / 靜同框的影像,讓作品有不一樣的視覺呈現。就筆者實測的結果,以等效24-29mm焦段拍攝的影像,使用1/4秒手持拍攝的成功率幾乎達8成以上,若將快門速度降至1秒,雖然成功率則銳減至2~3成,整體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6.2K 30p 4:2:2 10bit內錄
X-T50不僅影像拍攝方面繼承自家旗艦X-T5的規格,就連錄影方面也具備同樣的性能。它最高一樣支援6.2K 30p 4:2:2 10bit的影片內錄,可以捕捉具有豐富色彩細節的影片。此外,也同樣支援F-Log2格式,最高可獲得13級的動態範圍,無疑增加後製調整的空間。而且在錄影時亦支援人眼 / 人臉或主體追蹤自動對焦,使得拍攝過程能更加輕鬆愜意。
重新定義X-T雙位數系列
FUJIFILM X-T50的問世,讓人感受到富士X相機產品線的改變似乎正在進行當中。過去X-T雙位數系列和X-S系列都是同屬中階產品,兩者皆擁有自家旗艦機約7~8成的規格和性能,只是X-T雙位數系列更著重於影像拍攝的體驗,但可惜沒有內建IBIS;X-S系列包括操作邏輯與內建IBIS則對攝影新手玩家更加友善。
然而X-T50卻打破了這個界線,成為該系列首款內建IBIS的機種,雖然維持X-T系列一貫的快門轉盤操作設計(非PASM模式轉盤),但卻也是第一款內建軟片模擬轉盤的X相機,畢竟富士相機的發色相當迷人,如今可以更簡單且直覺的套用喜愛的軟片模擬,相信對許多玩家或新手來說無疑相當具有吸引力。
不過相較前代,X-T50的售價也提高了不少,對於追求CP值卻又想擁有一定性能的玩家來說,甚為可惜。或許以後就沒有X-S系列也說不定,而拉高售價後所騰出的價格帶,正好由重新回歸的入門機種X-M5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