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的由來

中元祭是我國重要民俗活動,起源融合佛教盂蘭盆會與道教的中元祭典,事實上也反映華人融合各種文化的特性,方能將不同宗教做混合,尤其在台灣,佛道一家和平相處,減少了宗教上的衝突,思索至此,世界上許多紛爭,若都能互相理解、尊重,就能因此減少。

佛教盂蘭盆會是依據西晉翻譯的盂蘭盆經而來,經中記載目蓮救母的故事。目連尊者得証能六通,欲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卻見亡母墮餓鬼道受苦。目連為解救母親痛苦,遂前往地府哺食母親,但其母受惡業果報,飯入口皆化為火炭,細小喉嚨亦吞不下任何東西,乃向佛陀詢問解救之法,佛祖告知七月十五日,供養十方大德眾僧,即可以此功德解救母親,也因此目連得以救母脫離苦海。因此盂蘭盆會具傳統孝順、供養、報恩的意義。道教的中元節則是官赦罪清虛大帝誕辰,也是地官判定人間善惡的日子。農曆七月十五當日,道士日夜誦經,能幫助餓鬼囚徒解脫。後因佛、道思想結合,並將祭祀對象擴大為孤魂野鬼,才成為傳統的中元節。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17mm端。f/4, 快門1/200秒, ISO 1600, 光圈先決模式, R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17mm端。f/4, 快門1/200秒, ISO 1600, 光圈先決模式, R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而基隆中元祭更具當地特殊文化。清朝時期,漢人大量移居基隆,由以漳、泉移民者眾,在大量居民屯墾的狀況下,因土地界線、灌溉水道、牛羊放牧等事常起紛爭。直至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八月,終於爆發嚴重衝突,群起械鬥,是役共108人致死。當地士紳耆老,為了避免再度引發爭端,所以齊聚討論,於咸豐五年〈西元一八五五年)決定,由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等十一姓輪流主持主普事宜,並以賽陣頭替代械鬥陋習。直至民國43年,李、郭、王、楊曾、黃、柯蔡、邱、蘇周連、鐘蕭葉、白、余徐涂、董童等字姓,組成連姓會,成為第十二個單位,而後民國70年,連姓會中的郭、李、黃脫離獨立,成為目前總共15個宗姓團體,而今年正是由郭姓宗親會承辦。

事實上,傳統基隆中元節還有主會、主壇、主醮等活動,但僅主普持續了154年,歷經戰亂、殖民從未間斷,其他三大柱均於第二次大戰期間停辦,迄今並未恢復。所以台灣十二大節慶之一的基隆中元祭,是相當具有地方文化與傳統意義的活動。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27mm端。f/4, 快門1/250秒, ISO 500, 光圈先決模式, R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27mm端。f/4, 快門1/250秒, ISO 500, 光圈先決模式, R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17mm端。f/4, 快門1/200秒, ISO 1600, 光圈先決模式, R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17mm端。f/4, 快門1/200秒, ISO 1600, 光圈先決模式, R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充滿人文關懷的放水燈

放水燈其實僅是中元祭的活動之一,目的在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海上溺斃或出船遭遇不幸的孤魂野鬼,至陸地共享普渡,亦祈求水陸兩界孤魂靖安。水燈分為水燈頭、水燈排兩種,基隆是放作成房屋形狀的水燈頭,亦稱「紙厝」。水燈排則以木材為原料,紮成長四、五丈,寬丈餘的筏形,筏上分格設置,每格懸一盞燈。以筆者今年參加基隆放水燈來說,多是「紙厝」形式的水燈頭。

Canon EOS 450D+EF 70-200mm F4L的200mm端。f/4, 快門1/125秒, ISO 1600, 光圈先決模式, -0.67eV, RAW轉TIFF。(林家興攝影)
▲Canon EOS 450D+EF 70-200mm F4L的200mm端。f/4, 快門1/125秒, ISO 1600, 光圈先決模式, -0.67eV, RAW轉TIFF。(林家興攝影)

基隆水燈另一個有趣的特色,即正式施放水燈前,以字姓為中心所形成的宗親會,會先進行水燈展示、陣頭民俗表演以及字姓代表遊行,不但凝聚宗親向心力,也展現宗親實力,以今年主祀的郭姓宗親會為例,便由郭子儀帶領眾兵士的形象騎馬遊街,煞是威風。而筆者本次參加遊行時,有幸遇到陳胡姚姓的機車特技表演團,熱情邀請筆者隨隊,也因此有機會感受身為一份子的興奮心情。與一般民俗廟會不同的是,基隆的水燈遊街還融合當地團體表演,包含各級學校參與,讓整個遊行仿若一場台灣風格的嘉年華會。

遊行完後,緊接著就是重點活動放水燈了。早年基隆港還未建設現代港區時,居民便在港區附近海濱燃放,後來隨著居民日增及港區安全,經數度遷移後,改至八斗子望海巷的寬闊海邊。施放前會將各字姓團體遊行完的水燈頭,放在場內的長桌上,由法師率領僧眾誦經,並在水燈頭內放置紙錢、經衣,時至11點子時,便由主祀的宗姓帶頭,依序將水燈頭抬到海濱施放,由於基隆傳統民俗相信水燈頭飄得越遠,該姓的運道就越旺,因此點燃後各字姓的代表,會隨燈在水中推送,讓水燈能遠遠漂離岸邊,招引海上的好兄弟。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17mm端。f/4, 快門1/250秒, ISO 640, 光圈先決模式, R 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Canon EOS 450D+EF 17-40mm F4L的17mm端。f/4, 快門1/250秒, ISO 640, 光圈先決模式, R AW轉TIFF, 580EX閃燈補光。(林家興攝影)

 

延伸閱讀

特派記者強尼 V.S. 聖誕節景點大搜查

最後一場!拍攝 平溪天燈 速成攻略

苗栗炸龍:化龍返天 慶 元宵

台灣年節期間七大 民俗活動 行前大預覽

旅行時不可不知道的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攝影:孫宗瑋、林家興/作者:孫宗瑋
本文同步刊載於DIGIPHOTO數位相機採購活用 第33期
購書請洽客服信箱(csc@cite.com.tw)
資料來源:2011基隆中元祭百年祭典烙下台灣精彩2011基隆中元祭 百年祭典烙下台灣精彩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