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迷看過來!根據台北天文館的消息指出,4/20(週四)將發生罕見的「複合日食」,臺灣各地自中午12:16起可陸續看見「日偏食」奇觀,各地因地理位置不同,發生的時間與食分也略有差異,這也是臺灣在2030年6月之前的最後一次日食,喜愛拍攝天文奇景的玩家可把握難得機會。

所謂「複合日食」是指在同一次日食中,因地球曲率而造成日食帶內不同地區出現日全食、環食與偏食三種食相,而通常全食與環食不會在同次日食中出現。以本次複合日食來說,在東帝汶東部、西巴布亞部分地區和澳洲西部的埃克斯茅斯半島可以看到日全食,而日環食只在法屬南部屬地北方的印度洋和馬紹爾群島東南方的太平洋上才能看到。複合日食發生的機率僅3.1%,在21世紀224次日食中只有7次,相當罕見,上一次在2013年11月,而下次為2031年11月。

至於臺灣,4/20(週四)當天各地自中午12:16起可陸續看見「日偏食」奇觀,各地因地理位置不同,發生的時間與食分也略有差異。以臺北市為例,日食開始於12:34(初虧),13:11太陽被遮蔽最多(食甚,食分0.089),13:47日食結束(復圓),全程歷時約1.2小時,而越往東南方則開始時間越早,食分也越大,相較臺北,蘭嶼的初虧時間提早至12:16,食分則達0.17。這也是臺灣在2030年6月之前的最後一次日食。

欲拍攝日食,通常有兩種拍法,一是單獨只拍攝日食發生的當下天文現象,這個只需要拿起相機直接補捉就能獲得,若想要讓畫面有多點創意,不妨可以隔著底片或太陽眼鏡拍攝,並記得將底片或太陽眼鏡的輪廓也捕捉入鏡,如此將能使畫面更為豐富。二是將相機或手機安裝在三腳架上,然後開啟間隔拍攝,構圖時結合地景並將天空適度留白,好用來紀錄日食發生的過程,事後再透過後製將照片合成即可。

臺北天文館提醒民眾,觀察日食最好以針孔投影法間接觀賞,即使用日食專用眼鏡觀看也不宜超過一分鐘,更不可用肉眼或一般太陽眼鏡直視太陽,以免對眼睛造成永久性損害。天文館當日12時至14時將開放太陽望遠鏡供民眾觀賞日食,並提供簡易型日食觀測工具;此外亦於YouTube「臺北天文館」頻道進行線上直播解說,提供國內外日食影像,是最安全便利的日食觀賞方式。更多詳細資料請參閱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2023日偏食專區」。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