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幾乎與山林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會透過攝影與大自然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看他們粉絲專頁的照片是有愛和溫度的,文字則是有生命的。可以感受到他們非常認真的在生活,而當中的一步一顰一笑,則化成一幅幅影像,記錄愛與生活和興趣的流水帳。

楊世泰(阿泰)/戴翊庭(呆呆)
 
兩人皆為自由工作者和資深貓奴,相識於日本富士搖滾音樂祭,婚後費時一百六十天走過美國PCT太平洋屋脊步道。以寫作和攝影為業,持續關注徒步旅行與登山健行主題。著有《山知道》、《步知道》和《折返》三本書,記錄在世界各地長距離徒步的遊記與人生體驗。目前經營臉書粉絲專頁:TaiTai LIVE WILD。
 
WEB | FB | IG

採訪∕整理:August Huang
作品提供:TaiTai LIVE WILD

Q:阿泰&呆呆的生活似乎離不開山林,是什麼原因讓兩位與登山結下不解之緣?

阿泰:以前我曾經在某年的父親節送我爸爸一台小相機,讓他在爬山的時候可以進行一些影像記錄。還記

得有一次他登山回來,我看到他拍攝一張嘉明湖的照片,當下覺得很漂亮且震撼,但其實在我開始決定登山之前,對這方面的了解並不多,在當時我比較熱衷的運動是騎單車,而過程中我也不會特別去用相機記錄什麼畫面,就是單純的去享受騎乘單車流汗的過程而已,沒想到就是因為看到那張我父親拍攝那張嘉明湖的照片,讓我開始與登山結下不解之緣。

呆呆:我當時是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每次就是完成一件案子之後,再繼續開始另一件新的案子,生活蠻千篇一律的,而登山等於是找了一個理由讓自己去做一件不一樣的事情。但真正讓我開始喜歡上爬山,是那個時候決定要挑戰嘉明湖之前,為了在山上不成為其他人的負擔,因此做了許多體能和肌耐力的自主訓練。從訓練過程一直到登上稜線的瞬間,看到歷經千辛萬苦而所見到的美景時,整個人會淪陷在眼前的畫面裡,雖然身體上很累、很辛苦,但精神上面卻是很愉悅的那種感受,這是其他興趣所無法帶來的。

我們偏好微陰濕冷的天氣,更能拍出森林裡神秘的氛圍。

▲ 我們偏好微陰濕冷的天氣,更能拍出森林裡神秘的氛圍。

Q:在無數次登山過程中,從最初一直到現在紀錄影像器材的轉變以及考量點是?以及現在主力使用的相機和鏡頭是?

阿泰:我們接觸登山之後,剛開始都是用手機拍照,當時覺得那樣就夠了。後來慢慢意識到山裡的風景可能一輩子就只看過一次,即使某些地方已經去了無數次,但每一幅景致都是當下獨有的,若只用手機記錄覺得有點可惜,所以後來決定購買一台Panasonic的M4/3可交換鏡頭相機,用它取代手機做為記錄登山生活的工具,可惜它與我們的緣份在一次登山過程中,因呆呆不小心滑倒而告終。2015年我們開始著手撰寫第一本書《山知道》,由於書裡想放的一些照片是當初用手機拍攝的,畫質和解析度都不足以應付印刷輸出的需求,因此改用呆呆以前的相機 Nikon D90重新去補拍想要的畫面。

《山知道》出刊後的2016年春天,我們出發前往美國挑戰PCT,從加州的美墨邊界開始一路往北走到加拿大邊境的78號紀念碑,共花了160天徒步行走將近4,000公里的路程,因此行李和器材輕量化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在多方比較之後就決定入手FUJIFILM X-T1和同樣是富士自家的旅遊鏡,後來在2018年 Sony α7 III 上市後決定開始轉換使用Sony α系統至今。

 泰:我們接觸登山之後,剛開始都是用手機拍照,當時覺得那樣就夠了。後來慢慢意識到山裡的風景可能一輩子就只看過一次,即使某些地方已經去了無數次,但每一幅景致都是當下獨有的,若只用手機記錄覺得有點可惜,所以後來決定購買一台Panasonic的M4/3可交換鏡頭相機,用它取代手機做為記錄登山生活的工具,可惜它與我們的緣份在一次登山過程中,因呆呆不小心滑倒而告終。2015年我們開始著手撰寫第一本書《山知道》,由於書裡想放的一些照片是當初用手機拍攝的,畫質和解析度都不足以應付印刷輸出的需求,因此改用呆呆以前的相機 Nikon D90重新去補拍想要的畫面。
《山知道》出刊後的2016年春天,我們出發前往美國挑戰PCT,從加州的美墨邊界開始一路往北走到加拿大邊境的78號紀念碑,共花了160天徒步行走將近4,000公里的路程,因此行李和器材輕量化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在多方比較之後就決定入手FUJIFILM X-T1和同樣是富士自家的旅遊鏡,後來在2018年 Sony α7 III 上市後決定開始轉換使用Sony α系統至今。
 
▲ 2018開始使用SONY A7III,第一趟行程就是美輪美奐的瑞士。
Q:通常在粉絲專頁上分享的照片都獲得不小的迴響,對於每一次影像的構圖和拍攝當下的心境,有什麼可以分享給大家?

阿泰:其實以前拍照我只是為了記錄登山的過程,算是比較流水帳的方式,但是拍到後來會發現有自己喜好跟習慣取景的角度。另外,我拍照算是蠻直覺的,過程中我不會去思考這個角度是不是大家都拍過我就不去拍,反而會認為其實不用想這麼多,就是拍一張屬於自己的畫面就對了。 
呆呆:我覺得蠻有趣的是因為我們兩個人一人一台相機,目前阿泰使用的是Sony α7 III,而我是使用Sony α7C,雖然我們是一起登山,但畢竟每個人看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是不同的節奏,我們拍攝的畫面也會是不一樣的。而每次回到家一起挑選照片交流時,就可以藉由更多元化的視角,重新回味這趟旅程,將這些過程中兩人所記錄的照片交疊起來,就會發現這趟旅程變得格外的豐富。
Q:IG上「#在你身後的我」是個非常有趣的hashtag,照片也十分有愛,當初發想到這個系列的起因是?以及有什麼延續的拍攝計劃?

阿泰:其實最一開始我是把「#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標註在我家某一隻貓咪的照片上,因為牠的個性比較害羞,當我們在拍攝其他隻貓咪的時候牠往往都會躲在後面偷看,然後就會發現每張拍攝貓咪的照片後面都會出現兩個眼睛,因此只要有拍到這樣的照片,我就會下「#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之後某一天突然發現我們每次登山時都會拍攝彼此的背影,而這些照片也非常符合「#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於是就有了這一系列的作品。而且拍攝這系列作品的主要一點其實並非想把呆呆作為畫面中的主角,我拍攝的重點反而是透過觀景窗所看到的「整個場景」,人在當中反而是個配角,所以會發現這一系列的照片中人物都是小小的。
至於延續的拍攝計劃,我想分享的是其實我們一直有在拍攝另一個系列「反射鏡」。因為在每次登山或旅行過程中,我們幾乎很少架著相機進行兩個人的合照,主要是我們都屬於比較害羞不善於面對鏡頭的人,然後某次在路上發現可以利用反射鏡進行合照,拍照過程中剛好可以用相機擋住部份的臉,再加上反射鏡某些角度可以讓臉不是那麼清楚,我們會覺得比較自在,然後可以留下合照,又可以有周圍的風景入鏡,我覺得很棒。
呆呆:一直以來都覺得攝影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紀錄」,紀錄我當下所看到的畫面或感受。而我拍攝「#在你身後的我」這系列照片,阿泰總是開玩笑說我把他拍得太小,可是其實在拍攝當下我一直認為,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中人類本來就是這麼的渺小,所以可以發現我拍攝的這系列照片,人物的比例會比阿泰拍我的照片還要來得更小,因為在我眼裡,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真的微不足道。
 
▲ 風景才是真正的主角,畫面中的人物只是一個比例尺。
Q:對兩位印象最深刻的發文,是2018年的徒步計劃,全程僅靠雙腳從海岸走到山脈,而對於交通工具從車輛載具變成雙腳,沿途的感受是否會不同以往?甚至還會影響拍攝取景的視野?或有新的頓悟?
阿泰:那時候會有這個構思,其實是我們想要再去一次玉山,然後想說可不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於是我們就發想出一個概念叫做「你家就是登山口」,大意是:如果你家門口就是登山口,那會是什麼樣的一件事情?是不是可以省去中間折騰或安排交通工具的時間?然後用步行的角度重新去看看曾經熟悉的風景。因為我是鹿港人,於是規劃從家鄉出發一路走到玉山,然後沿途經過的地方都是小時候爸爸、媽媽開車或騎車,或是我坐校車、坐公車會經過的路線,然後一直到長大自己騎機車或開車會經過的,那些很平凡的路。而一次實際用腳去走過,我的感受比較深刻之處在於,因為那曾經是我很熟悉的地方,而藉由那次步行的旅途中,讓我感受到「熟悉感」和「新鮮感」是並存的。

也是從這趟旅程中找到以前從來沒有看過的畫面,比方說我們經過一座中華路橋,但是因為人不能走上路橋,所以我們改走旁邊的階梯,這個是連我學生時代都不曾走過的路,因為以前都是搭乘交通工具快速經過。在走到一半時,呆呆看到有一間房子裡面竟然長了一棵樹,大約有兩、三層樓高,而且重點是房子裡面居然還有人在住,這是我從小到大經過這座路橋這麼多次都不曾發現的畫面,也是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地方。不過那趟旅程也有個讓我覺得很困擾的地方是沿途中實在有太多覺得看不順眼或醜陋的畫面,在按下快門之前不自覺會去思考我拍照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要去美化?還是忠實我所看到的一切?這時候就會更佩服那些善於街拍的人,他們到底如何在這樣子的畫面裡,藉由影像去呈現出幽默感或者帶出嚴肅的議題,我覺得那是自己一直想要學習的課題。
呆呆:除了阿泰剛剛講的那些之外,我記憶深刻的地方比如說像空氣污染,我們通常都只是透過數字去了解;當時因為選舉而影響市容,或是過度開發造成環境破壞等等,這些我們往往都只是透過新聞畫面或文字報導去了解。但是當你因為步行而親身走入那樣的環境,並藉由身體以及眼睛親自去感受這些時,其實那種震撼和無力感,是平常透過電視或是螢幕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就是這趟旅程中的某天晚上,我們走在產業道路要前往民宿的路上,那條路完全沒有路燈,我們只能摸黑前行,過程中碰到的砂石車、大貨車都從我們身邊快速呼嘯而過,那種壓迫感和巨大的噪音近在咫尺,當下我聯想到自己就好像原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卻在人類不斷開墾、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努力求生存,很擔心只要稍微不小心,下一刻就會失去生命的無力感,這是平常開車或騎車經過時根本不會去思考到的問題,所以那趟旅程對我們兩個人來說真的多了一些不一樣的體悟。
 
▲ 兩人的合照極少,所以大多用旅途中的反射鏡完成拍攝。
Q:除了登山之外,兩位也有PCT大縱走的經驗,當初下定決心出發的原因是?這趟旅程中又有拍到哪些難忘的影像?
呆呆:在走PCT之前我們剛結婚不久,婚後決定一起搬到台中定居。就在新婚後的半年左右,家裡連接發生幾件重大事情,讓那時候的我無論是精神或心理或狀態都跌入谷底,再加上阿泰還在上班,我只能不停地用大量工作來麻痺自己,好逃避那些快要讓我喘不過氣的負面情緒。後來那陣子剛好透過電影和小說認識了PCT(太平洋屋脊步道),於是就想說不如去走這條又長、又遠、又有挑戰性的步道,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把這些負面的情緒放下。

▲ 健行PCT途中,在北加州山區走在未融的殘雪上。

阿泰:我覺得難忘的事情,比方說像是這趟旅程當中所看到風景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因為包括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和台灣不一樣,但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反倒是沿途中經過的小鎮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回想起來才是更珍貴的,因為這些風景可能會在那邊50年甚至100年,但任何旅途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都只是屬於「當下」而已,是獨一無二的。
呆呆:隨著網路的發達,我們已經很習慣利用網路去探索世界,但唯有親自出發去世界各地的角落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都會重新改寫,包括看事情的角度、或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我們自己認為都會改變很多,這也是那趟PCT大縱走之旅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
 
▲ PCT在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路段,一望無際的遼闊令人難忘。
Q:除了台灣,兩位也有多次海外登山&健行的經驗,相比之下,你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或地方的山林或健行環境?原因是什麼?
阿泰:我自認我們去過的地方其實還不算很多,因為真的很多旅遊達人去過的地方比我們多太多。但如果說那些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至今還會讓我們想再回去看看的應該就是冰島跟美國吧!先說美國,因為它真的太大了,肯定還有很多我們想拜訪但是還沒有成行的地方,包括各地的人文風情也是我們想要去探訪之處,除此之外,在美國自由行也相當方便,包括交通、語言等都不是問題。至於冰島,當地特殊的自然景緻則相當吸引我們,一年四季不同時間點去拜訪,所看到的樣貌都各有特色,有機會也會想再去看看不同季節的冰島。

呆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2018開始使用SONY A7III,第一趟行程就是美輪美奐的瑞士。

Q:通常在粉絲專頁上分享的照片都獲得不小的迴響,對於每一次影像的構圖和拍攝當下的心境,有什麼可以分享給大家?

阿泰:其實以前拍照我只是為了記錄登山的過程,算是比較流水帳的方式,但是拍到後來會發現有自己喜好跟習慣取景的角度。另外,我拍照算是蠻直覺的,過程中我不會去思考這個角度是不是大家都拍過我就不去拍,反而會認為其實不用想這麼多,就是拍一張屬於自己的畫面就對了。 

呆呆:我覺得蠻有趣的是因為我們兩個人一人一台相機,目前阿泰使用的是Sony α7 III,而我是使用Sony α7C,雖然我們是一起登山,但畢竟每個人看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是不同的節奏,我們拍攝的畫面也會是不一樣的。而每次回到家一起挑選照片交流時,就可以藉由更多元化的視角,重新回味這趟旅程,將這些過程中兩人所記錄的照片交疊起來,就會發現這趟旅程變得格外的豐富。

Q:IG上「#在你身後的我」是個非常有趣的hashtag,照片也十分有愛,當初發想到這個系列的起因是?以及有什麼延續的拍攝計劃?

阿泰:其實最一開始我是把「#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標註在我家某一隻貓咪的照片上,因為牠的個性比較害羞,當我們在拍攝其他隻貓咪的時候牠往往都會躲在後面偷看,然後就會發現每張拍攝貓咪的照片後面都會出現兩個眼睛,因此只要有拍到這樣的照片,我就會下「#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之後某一天突然發現我們每次登山時都會拍攝彼此的背影,而這些照片也非常符合「#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於是就有了這一系列的作品。而且拍攝這系列作品的主要一點其實並非想把呆呆作為畫面中的主角,我拍攝的重點反而是透過觀景窗所看到的「整個場景」,人在當中反而是個配角,所以會發現這一系列的照片中人物都是小小的。

至於延續的拍攝計劃,我想分享的是其實我們一直有在拍攝另一個系列「反射鏡」。因為在每次登山或旅行過程中,我們幾乎很少架著相機進行兩個人的合照,主要是我們都屬於比較害羞不善於面對鏡頭的人,然後某次在路上發現可以利用反射鏡進行合照,拍照過程中剛好可以用相機擋住部份的臉,再加上反射鏡某些角度可以讓臉不是那麼清楚,我們會覺得比較自在,然後可以留下合照,又可以有周圍的風景入鏡,我覺得很棒。

呆呆:一直以來都覺得攝影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紀錄」,紀錄我當下所看到的畫面或感受。而我拍攝「#在你身後的我」這系列照片,阿泰總是開玩笑說我把他拍得太小,可是其實在拍攝當下我一直認為,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中人類本來就是這麼的渺小,所以可以發現我拍攝的這系列照片,人物的比例會比阿泰拍我的照片還要來得更小,因為在我眼裡,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真的微不足道。

 泰:其實最一開始我是把「#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標註在我家某一隻貓咪的照片上,因為牠的個性比較害羞,當我們在拍攝其他隻貓咪的時候牠往往都會躲在後面偷看,然後就會發現每張拍攝貓咪的照片後面都會出現兩個眼睛,因此只要有拍到這樣的照片,我就會下「#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之後某一天突然發現我們每次登山時都會拍攝彼此的背影,而這些照片也非常符合「#在你身後的我」這個hashtag,於是就有了這一系列的作品。而且拍攝這系列作品的主要一點其實並非想把呆呆作為畫面中的主角,我拍攝的重點反而是透過觀景窗所看到的「整個場景」,人在當中反而是個配角,所以會發現這一系列的照片中人物都是小小的。
至於延續的拍攝計劃,我想分享的是其實我們一直有在拍攝另一個系列「反射鏡」。因為在每次登山或旅行過程中,我們幾乎很少架著相機進行兩個人的合照,主要是我們都屬於比較害羞不善於面對鏡頭的人,然後某次在路上發現可以利用反射鏡進行合照,拍照過程中剛好可以用相機擋住部份的臉,再加上反射鏡某些角度可以讓臉不是那麼清楚,我們會覺得比較自在,然後可以留下合照,又可以有周圍的風景入鏡,我覺得很棒。
呆呆:一直以來都覺得攝影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紀錄」,紀錄我當下所看到的畫面或感受。而我拍攝「#在你身後的我」這系列照片,阿泰總是開玩笑說我把他拍得太小,可是其實在拍攝當下我一直認為,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中人類本來就是這麼的渺小,所以可以發現我拍攝的這系列照片,人物的比例會比阿泰拍我的照片還要來得更小,因為在我眼裡,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真的微不足道。
 
▲ 風景才是真正的主角,畫面中的人物只是一個比例尺。
Q:對兩位印象最深刻的發文,是2018年的徒步計劃,全程僅靠雙腳從海岸走到山脈,而對於交通工具從車輛載具變成雙腳,沿途的感受是否會不同以往?甚至還會影響拍攝取景的視野?或有新的頓悟?
阿泰:那時候會有這個構思,其實是我們想要再去一次玉山,然後想說可不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於是我們就發想出一個概念叫做「你家就是登山口」,大意是:如果你家門口就是登山口,那會是什麼樣的一件事情?是不是可以省去中間折騰或安排交通工具的時間?然後用步行的角度重新去看看曾經熟悉的風景。因為我是鹿港人,於是規劃從家鄉出發一路走到玉山,然後沿途經過的地方都是小時候爸爸、媽媽開車或騎車,或是我坐校車、坐公車會經過的路線,然後一直到長大自己騎機車或開車會經過的,那些很平凡的路。而一次實際用腳去走過,我的感受比較深刻之處在於,因為那曾經是我很熟悉的地方,而藉由那次步行的旅途中,讓我感受到「熟悉感」和「新鮮感」是並存的。

也是從這趟旅程中找到以前從來沒有看過的畫面,比方說我們經過一座中華路橋,但是因為人不能走上路橋,所以我們改走旁邊的階梯,這個是連我學生時代都不曾走過的路,因為以前都是搭乘交通工具快速經過。在走到一半時,呆呆看到有一間房子裡面竟然長了一棵樹,大約有兩、三層樓高,而且重點是房子裡面居然還有人在住,這是我從小到大經過這座路橋這麼多次都不曾發現的畫面,也是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地方。不過那趟旅程也有個讓我覺得很困擾的地方是沿途中實在有太多覺得看不順眼或醜陋的畫面,在按下快門之前不自覺會去思考我拍照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要去美化?還是忠實我所看到的一切?這時候就會更佩服那些善於街拍的人,他們到底如何在這樣子的畫面裡,藉由影像去呈現出幽默感或者帶出嚴肅的議題,我覺得那是自己一直想要學習的課題。
呆呆:除了阿泰剛剛講的那些之外,我記憶深刻的地方比如說像空氣污染,我們通常都只是透過數字去了解;當時因為選舉而影響市容,或是過度開發造成環境破壞等等,這些我們往往都只是透過新聞畫面或文字報導去了解。但是當你因為步行而親身走入那樣的環境,並藉由身體以及眼睛親自去感受這些時,其實那種震撼和無力感,是平常透過電視或是螢幕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就是這趟旅程中的某天晚上,我們走在產業道路要前往民宿的路上,那條路完全沒有路燈,我們只能摸黑前行,過程中碰到的砂石車、大貨車都從我們身邊快速呼嘯而過,那種壓迫感和巨大的噪音近在咫尺,當下我聯想到自己就好像原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卻在人類不斷開墾、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努力求生存,很擔心只要稍微不小心,下一刻就會失去生命的無力感,這是平常開車或騎車經過時根本不會去思考到的問題,所以那趟旅程對我們兩個人來說真的多了一些不一樣的體悟。
 
▲ 兩人的合照極少,所以大多用旅途中的反射鏡完成拍攝。
Q:除了登山之外,兩位也有PCT大縱走的經驗,當初下定決心出發的原因是?這趟旅程中又有拍到哪些難忘的影像?
呆呆:在走PCT之前我們剛結婚不久,婚後決定一起搬到台中定居。就在新婚後的半年左右,家裡連接發生幾件重大事情,讓那時候的我無論是精神或心理或狀態都跌入谷底,再加上阿泰還在上班,我只能不停地用大量工作來麻痺自己,好逃避那些快要讓我喘不過氣的負面情緒。後來那陣子剛好透過電影和小說認識了PCT(太平洋屋脊步道),於是就想說不如去走這條又長、又遠、又有挑戰性的步道,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把這些負面的情緒放下。

▲ 健行PCT途中,在北加州山區走在未融的殘雪上。

阿泰:我覺得難忘的事情,比方說像是這趟旅程當中所看到風景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因為包括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和台灣不一樣,但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反倒是沿途中經過的小鎮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回想起來才是更珍貴的,因為這些風景可能會在那邊50年甚至100年,但任何旅途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都只是屬於「當下」而已,是獨一無二的。
呆呆:隨著網路的發達,我們已經很習慣利用網路去探索世界,但唯有親自出發去世界各地的角落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都會重新改寫,包括看事情的角度、或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我們自己認為都會改變很多,這也是那趟PCT大縱走之旅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
 
▲ PCT在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路段,一望無際的遼闊令人難忘。
Q:除了台灣,兩位也有多次海外登山&健行的經驗,相比之下,你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或地方的山林或健行環境?原因是什麼?
阿泰:我自認我們去過的地方其實還不算很多,因為真的很多旅遊達人去過的地方比我們多太多。但如果說那些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至今還會讓我們想再回去看看的應該就是冰島跟美國吧!先說美國,因為它真的太大了,肯定還有很多我們想拜訪但是還沒有成行的地方,包括各地的人文風情也是我們想要去探訪之處,除此之外,在美國自由行也相當方便,包括交通、語言等都不是問題。至於冰島,當地特殊的自然景緻則相當吸引我們,一年四季不同時間點去拜訪,所看到的樣貌都各有特色,有機會也會想再去看看不同季節的冰島。

呆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風景才是真正的主角,畫面中的人物只是一個比例尺。

Q:對兩位印象最深刻的發文,是2018年的徒步計劃,全程僅靠雙腳從海岸走到山脈,而對於交通工具從車輛載具變成雙腳,沿途的感受是否會不同以往?甚至還會影響拍攝取景的視野?或有新的頓悟?

阿泰:那時候會有這個構思,其實是我們想要再去一次玉山,然後想說可不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於是我們就發想出一個概念叫做「你家就是登山口」,大意是:如果你家門口就是登山口,那會是什麼樣的一件事情?是不是可以省去中間折騰或安排交通工具的時間?然後用步行的角度重新去看看曾經熟悉的風景。因為我是鹿港人,於是規劃從家鄉出發一路走到玉山,然後沿途經過的地方都是小時候爸爸、媽媽開車或騎車,或是我坐校車、坐公車會經過的路線,然後一直到長大自己騎機車或開車會經過的,那些很平凡的路。而一次實際用腳去走過,我的感受比較深刻之處在於,因為那曾經是我很熟悉的地方,而藉由那次步行的旅途中,讓我感受到「熟悉感」和「新鮮感」是並存的。

也是從這趟旅程中找到以前從來沒有看過的畫面,比方說我們經過一座中華路橋,但是因為人不能走上路橋,所以我們改走旁邊的階梯,這個是連我學生時代都不曾走過的路,因為以前都是搭乘交通工具快速經過。在走到一半時,呆呆看到有一間房子裡面竟然長了一棵樹,大約有兩、三層樓高,而且重點是房子裡面居然還有人在住,這是我從小到大經過這座路橋這麼多次都不曾發現的畫面,也是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地方。不過那趟旅程也有個讓我覺得很困擾的地方是沿途中實在有太多覺得看不順眼或醜陋的畫面,在按下快門之前不自覺會去思考我拍照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要去美化?還是忠實我所看到的一切?這時候就會更佩服那些善於街拍的人,他們到底如何在這樣子的畫面裡,藉由影像去呈現出幽默感或者帶出嚴肅的議題,我覺得那是自己一直想要學習的課題。

呆呆:除了阿泰剛剛講的那些之外,我記憶深刻的地方比如說像空氣污染,我們通常都只是透過數字去了解;當時因為選舉而影響市容,或是過度開發造成環境破壞等等,這些我們往往都只是透過新聞畫面或文字報導去了解。但是當你因為步行而親身走入那樣的環境,並藉由身體以及眼睛親自去感受這些時,其實那種震撼和無力感,是平常透過電視或是螢幕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就是這趟旅程中的某天晚上,我們走在產業道路要前往民宿的路上,那條路完全沒有路燈,我們只能摸黑前行,過程中碰到的砂石車、大貨車都從我們身邊快速呼嘯而過,那種壓迫感和巨大的噪音近在咫尺,當下我聯想到自己就好像原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卻在人類不斷開墾、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努力求生存,很擔心只要稍微不小心,下一刻就會失去生命的無力感,這是平常開車或騎車經過時根本不會去思考到的問題,所以那趟旅程對我們兩個人來說真的多了一些不一樣的體悟。

 是從這趟旅程中找到以前從來沒有看過的畫面,比方說我們經過一座中華路橋,但是因為人不能走上路橋,所以我們改走旁邊的階梯,這個是連我學生時代都不曾走過的路,因為以前都是搭乘交通工具快速經過。在走到一半時,呆呆看到有一間房子裡面竟然長了一棵樹,大約有兩、三層樓高,而且重點是房子裡面居然還有人在住,這是我從小到大經過這座路橋這麼多次都不曾發現的畫面,也是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地方。不過那趟旅程也有個讓我覺得很困擾的地方是沿途中實在有太多覺得看不順眼或醜陋的畫面,在按下快門之前不自覺會去思考我拍照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要去美化?還是忠實我所看到的一切?這時候就會更佩服那些善於街拍的人,他們到底如何在這樣子的畫面裡,藉由影像去呈現出幽默感或者帶出嚴肅的議題,我覺得那是自己一直想要學習的課題。
呆呆:除了阿泰剛剛講的那些之外,我記憶深刻的地方比如說像空氣污染,我們通常都只是透過數字去了解;當時因為選舉而影響市容,或是過度開發造成環境破壞等等,這些我們往往都只是透過新聞畫面或文字報導去了解。但是當你因為步行而親身走入那樣的環境,並藉由身體以及眼睛親自去感受這些時,其實那種震撼和無力感,是平常透過電視或是螢幕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就是這趟旅程中的某天晚上,我們走在產業道路要前往民宿的路上,那條路完全沒有路燈,我們只能摸黑前行,過程中碰到的砂石車、大貨車都從我們身邊快速呼嘯而過,那種壓迫感和巨大的噪音近在咫尺,當下我聯想到自己就好像原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卻在人類不斷開墾、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努力求生存,很擔心只要稍微不小心,下一刻就會失去生命的無力感,這是平常開車或騎車經過時根本不會去思考到的問題,所以那趟旅程對我們兩個人來說真的多了一些不一樣的體悟。
 
▲ 兩人的合照極少,所以大多用旅途中的反射鏡完成拍攝。
Q:除了登山之外,兩位也有PCT大縱走的經驗,當初下定決心出發的原因是?這趟旅程中又有拍到哪些難忘的影像?
呆呆:在走PCT之前我們剛結婚不久,婚後決定一起搬到台中定居。就在新婚後的半年左右,家裡連接發生幾件重大事情,讓那時候的我無論是精神或心理或狀態都跌入谷底,再加上阿泰還在上班,我只能不停地用大量工作來麻痺自己,好逃避那些快要讓我喘不過氣的負面情緒。後來那陣子剛好透過電影和小說認識了PCT(太平洋屋脊步道),於是就想說不如去走這條又長、又遠、又有挑戰性的步道,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把這些負面的情緒放下。

▲ 健行PCT途中,在北加州山區走在未融的殘雪上。

阿泰:我覺得難忘的事情,比方說像是這趟旅程當中所看到風景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因為包括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和台灣不一樣,但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反倒是沿途中經過的小鎮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回想起來才是更珍貴的,因為這些風景可能會在那邊50年甚至100年,但任何旅途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都只是屬於「當下」而已,是獨一無二的。
呆呆:隨著網路的發達,我們已經很習慣利用網路去探索世界,但唯有親自出發去世界各地的角落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都會重新改寫,包括看事情的角度、或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我們自己認為都會改變很多,這也是那趟PCT大縱走之旅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
 
▲ PCT在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路段,一望無際的遼闊令人難忘。
Q:除了台灣,兩位也有多次海外登山&健行的經驗,相比之下,你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或地方的山林或健行環境?原因是什麼?
阿泰:我自認我們去過的地方其實還不算很多,因為真的很多旅遊達人去過的地方比我們多太多。但如果說那些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至今還會讓我們想再回去看看的應該就是冰島跟美國吧!先說美國,因為它真的太大了,肯定還有很多我們想拜訪但是還沒有成行的地方,包括各地的人文風情也是我們想要去探訪之處,除此之外,在美國自由行也相當方便,包括交通、語言等都不是問題。至於冰島,當地特殊的自然景緻則相當吸引我們,一年四季不同時間點去拜訪,所看到的樣貌都各有特色,有機會也會想再去看看不同季節的冰島。

呆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兩人的合照極少,所以大多用旅途中的反射鏡完成拍攝。

Q:除了登山之外,兩位也有PCT大縱走的經驗,當初下定決心出發的原因是?這趟旅程中又有拍到哪些難忘的影像?

呆呆:在走PCT之前我們剛結婚不久,婚後決定一起搬到台中定居。就在新婚後的半年左右,家裡連接發生幾件重大事情,讓那時候的我無論是精神或心理或狀態都跌入谷底,再加上阿泰還在上班,我只能不停地用大量工作來麻痺自己,好逃避那些快要讓我喘不過氣的負面情緒。後來那陣子剛好透過電影和小說認識了PCT(太平洋屋脊步道),於是就想說不如去走這條又長、又遠、又有挑戰性的步道,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把這些負面的情緒放下。

是從這趟旅程中找到以前從來沒有看過的畫面,比方說我們經過一座中華路橋,但是因為人不能走上路橋,所以我們改走旁邊的階梯,這個是連我學生時代都不曾走過的路,因為以前都是搭乘交通工具快速經過。在走到一半時,呆呆看到有一間房子裡面竟然長了一棵樹,大約有兩、三層樓高,而且重點是房子裡面居然還有人在住,這是我從小到大經過這座路橋這麼多次都不曾發現的畫面,也是讓我覺得很驚豔的地方。不過那趟旅程也有個讓我覺得很困擾的地方是沿途中實在有太多覺得看不順眼或醜陋的畫面,在按下快門之前不自覺會去思考我拍照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要去美化?還是忠實我所看到的一切?這時候就會更佩服那些善於街拍的人,他們到底如何在這樣子的畫面裡,藉由影像去呈現出幽默感或者帶出嚴肅的議題,我覺得那是自己一直想要學習的課題。
呆呆:除了阿泰剛剛講的那些之外,我記憶深刻的地方比如說像空氣污染,我們通常都只是透過數字去了解;當時因為選舉而影響市容,或是過度開發造成環境破壞等等,這些我們往往都只是透過新聞畫面或文字報導去了解。但是當你因為步行而親身走入那樣的環境,並藉由身體以及眼睛親自去感受這些時,其實那種震撼和無力感,是平常透過電視或是螢幕所無法比擬的。另外就是這趟旅程中的某天晚上,我們走在產業道路要前往民宿的路上,那條路完全沒有路燈,我們只能摸黑前行,過程中碰到的砂石車、大貨車都從我們身邊快速呼嘯而過,那種壓迫感和巨大的噪音近在咫尺,當下我聯想到自己就好像原本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卻在人類不斷開墾、破壞環境的情況下努力求生存,很擔心只要稍微不小心,下一刻就會失去生命的無力感,這是平常開車或騎車經過時根本不會去思考到的問題,所以那趟旅程對我們兩個人來說真的多了一些不一樣的體悟。
 
▲ 兩人的合照極少,所以大多用旅途中的反射鏡完成拍攝。
Q:除了登山之外,兩位也有PCT大縱走的經驗,當初下定決心出發的原因是?這趟旅程中又有拍到哪些難忘的影像?
呆呆:在走PCT之前我們剛結婚不久,婚後決定一起搬到台中定居。就在新婚後的半年左右,家裡連接發生幾件重大事情,讓那時候的我無論是精神或心理或狀態都跌入谷底,再加上阿泰還在上班,我只能不停地用大量工作來麻痺自己,好逃避那些快要讓我喘不過氣的負面情緒。後來那陣子剛好透過電影和小說認識了PCT(太平洋屋脊步道),於是就想說不如去走這條又長、又遠、又有挑戰性的步道,看看能不能幫助自己把這些負面的情緒放下。

▲ 健行PCT途中,在北加州山區走在未融的殘雪上。

阿泰:我覺得難忘的事情,比方說像是這趟旅程當中所看到風景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因為包括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和台灣不一樣,但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反倒是沿途中經過的小鎮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回想起來才是更珍貴的,因為這些風景可能會在那邊50年甚至100年,但任何旅途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都只是屬於「當下」而已,是獨一無二的。
呆呆:隨著網路的發達,我們已經很習慣利用網路去探索世界,但唯有親自出發去世界各地的角落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都會重新改寫,包括看事情的角度、或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我們自己認為都會改變很多,這也是那趟PCT大縱走之旅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
 
▲ PCT在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路段,一望無際的遼闊令人難忘。
Q:除了台灣,兩位也有多次海外登山&健行的經驗,相比之下,你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或地方的山林或健行環境?原因是什麼?
阿泰:我自認我們去過的地方其實還不算很多,因為真的很多旅遊達人去過的地方比我們多太多。但如果說那些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至今還會讓我們想再回去看看的應該就是冰島跟美國吧!先說美國,因為它真的太大了,肯定還有很多我們想拜訪但是還沒有成行的地方,包括各地的人文風情也是我們想要去探訪之處,除此之外,在美國自由行也相當方便,包括交通、語言等都不是問題。至於冰島,當地特殊的自然景緻則相當吸引我們,一年四季不同時間點去拜訪,所看到的樣貌都各有特色,有機會也會想再去看看不同季節的冰島。

呆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健行PCT途中,在北加州山區走在未融的殘雪上。

阿泰:我覺得難忘的事情,比方說像是這趟旅程當中所看到風景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因為包括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和台灣不一樣,但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反倒是沿途中經過的小鎮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回想起來才是更珍貴的,因為這些風景可能會在那邊50年甚至100年,但任何旅途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都只是屬於「當下」而已,是獨一無二的。

呆呆:隨著網路的發達,我們已經很習慣利用網路去探索世界,但唯有親自出發去世界各地的角落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都會重新改寫,包括看事情的角度、或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我們自己認為都會改變很多,這也是那趟PCT大縱走之旅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

泰:我覺得難忘的事情,比方說像是這趟旅程當中所看到風景的確是讓人感到新鮮的,因為包括地理環境和氣候都和台灣不一樣,但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反倒是沿途中經過的小鎮或者是當地的居民,現在回想起來才是更珍貴的,因為這些風景可能會在那邊50年甚至100年,但任何旅途中所遇見的人事物都只是屬於「當下」而已,是獨一無二的。
呆呆:隨著網路的發達,我們已經很習慣利用網路去探索世界,但唯有親自出發去世界各地的角落體驗,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都會重新改寫,包括看事情的角度、或是思考事情的方式,我們自己認為都會改變很多,這也是那趟PCT大縱走之旅帶給我們最大的體悟。
 
▲ PCT在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路段,一望無際的遼闊令人難忘。
Q:除了台灣,兩位也有多次海外登山&健行的經驗,相比之下,你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或地方的山林或健行環境?原因是什麼?
阿泰:我自認我們去過的地方其實還不算很多,因為真的很多旅遊達人去過的地方比我們多太多。但如果說那些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至今還會讓我們想再回去看看的應該就是冰島跟美國吧!先說美國,因為它真的太大了,肯定還有很多我們想拜訪但是還沒有成行的地方,包括各地的人文風情也是我們想要去探訪之處,除此之外,在美國自由行也相當方便,包括交通、語言等都不是問題。至於冰島,當地特殊的自然景緻則相當吸引我們,一年四季不同時間點去拜訪,所看到的樣貌都各有特色,有機會也會想再去看看不同季節的冰島。

呆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PCT在南加州的莫哈維沙漠路段,一望無際的遼闊令人難忘。

Q:除了台灣,兩位也有多次海外登山&健行的經驗,相比之下,你們比較喜歡哪個國家或地方的山林或健行環境?原因是什麼?

阿泰:我自認我們去過的地方其實還不算很多,因為真的很多旅遊達人去過的地方比我們多太多。但如果說那些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至今還會讓我們想再回去看看的應該就是冰島跟美國吧!先說美國,因為它真的太大了,肯定還有很多我們想拜訪但是還沒有成行的地方,包括各地的人文風情也是我們想要去探訪之處,除此之外,在美國自由行也相當方便,包括交通、語言等都不是問題。至於冰島,當地特殊的自然景緻則相當吸引我們,一年四季不同時間點去拜訪,所看到的樣貌都各有特色,有機會也會想再去看看不同季節的冰島。

呆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呆: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四季分明的國家,像是緯度較高的國家都是我很有興趣拜訪的地方,因為可以深刻感受到四季的變化。當然去到那些較高緯度的地方旅行,可能需要面臨的大自然困境會比較多,但是同樣也可更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還可以藉由視覺或者是身體方面的感受,為攝影的思緒或構圖帶來更多的刺激。另外,我自己真的很想再次拜訪的地方是南美洲,那裡有許多故事和畫面值得再次造訪、回味和探索。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最想重溫的是南美洲的風景與色彩(攝於秘魯彩虹山)。

Q:兩位的從接觸山林&健行攝影至今,是否有特別難忘的拍攝經驗、或有趣的事情可以我們分享?國內、外皆可。

阿泰:我自己算是有過比較沒那麼好的經驗,可是這個沒那麼好的經驗反倒讓我之後擁有比較好的經驗(有點饒舌)。這個經驗就是之前我們去美國亞利桑納州北方的羚羊谷發生的,不管你有沒有去過羚羊谷這個地方,相信一定會從網路上看過其他人拍攝羚羊谷的照片,通常要在一定的季節、時間和特定的位置,才會拍到大多數人所看到的美麗羚羊谷照片那般的作品,然後就會讚嘆:「哇!就是那個角度!就是那個光束!」我們那次進去羚羊谷的時候,因為有行程上的時間壓力,因此導遊一直在催促我們趕快往前走,不要讓後面另一團的遊客追上,所以並沒太多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拍照的機會,再加上當時裡面的光線角度並不理想而且有點昏暗,其實更需要穩定地站在現場屏住呼吸,才能拍出清晰不晃動的照片。

可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惜事與願違,當導遊不斷地催促我們繼續前進,然後我站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要怎麼拍的時候,沒想到導遊竟然直接把我的相機拿過去,同時告訴我說:「從這麼角度拍過去就是羚羊谷最棒的照片⋯⋯等等」。也是因為那次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我花這麼多時間和金錢到了那裡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如果只是要拍出和99%遊客一樣到此一遊的照片,那不如直接坐在電腦前面看其他人的作品不是更輕鬆?既然今天到了現場並親眼看到這麼漂亮的景色,我當然也想要拍出屬於自己的回憶,而不是和其他遊客一樣,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說穿了就只是複製貼上而已。就是因為這個不好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呆呆:這讓我想到台灣有許多觀光景點地上都會有相機的圖案,代表「這裡是最佳拍照位置」,這樣的設計雖然方便快速,但反過來思考,這種速食文化也代表著限制大家對於景點拍攝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認識了這個地方?又或只是趕時間的走馬看花而已?所以回過頭來說那次羚羊谷之行,其實我們對於那個地方的回憶是可以用"奇怪"兩個字來形容,因為除了在那短短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發生許多事,讓我們無法好好靜下心來觀察、思考和拍照之外,也無法細細感受那個地方的美好,像是光線灑下峽谷之間的美麗、長年經過風和暴雨沖刷岩石所呈現的紋理⋯⋯等,偏偏這些都很適合好好放慢腳步仔細去體會。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
 

▲ 在美國羚羊谷重新思考攝影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