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手機仰賴計算攝影早已是趨勢,目的就是利用演算法來彌補硬體上的不足。不過可以發現各家旗艦級手機除了演算法更為出色外,也皆有內建RAW格式,這也讓不少玩家感到疑惑,既然手機能自動運算出高動態範圍的照片,那麼拍RAW的意義在哪裡?以及又有什麼可以運用之處?

何謂RAW格式?

就如同常見的JPEG、GIF、PNG等圖片檔案一樣,RAW也是眾多影像格式的一種,但是它與前述那些圖檔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RAW完整記錄了相機在拍攝時感光元件捕獲到的所有原始資訊,包括曝光值、色彩、白平衡……等。也因為如此,相較大家熟悉的JPEG,RAW除了擁有最多的影像細節和最佳畫質之外,也具備更大的後製空間和彈性,所以大部份資深或進階攝影玩家,普遍都會選擇拍攝RAW再進行後製,讓作品能有更符合心中預期的呈現。而相較於RAW,無論是手機或相機拍攝後預設所產生的JPEG,其實是一種已經經過影像處理器或晶片所處理過的檔案,優點是格式通用而且檔案較小,無論哪種平台都可以直接顯示並易與分享,缺點則是檔案經過壓縮處理與破壞性儲存,因此畫質通常較有減損,並且再後製的空間也遠比RAW小許多,關於這點後文會有詳細說明。

產品定位較高的智慧型手機,均有內建RAW格式的拍攝功能,讓玩家在拍攝時多了一種選擇。

▲ 產品定位較高的智慧型手機,均有內建RAW格式的拍攝功能,讓玩家在拍攝時多了一種選擇。

雖然RAW有上述所提及的那些優點,但是它也有相對應的缺點,像是和JPEG相比,RAW檔案明顯較為肥大。一般而言,一張RAW大約是JPEG的5~10倍左右,對於儲存空間較不友善;而且需要特定的App或軟體(例如Adobe Lightroom等)才能夠開啟、後製並轉存成JPEG。換句話說,RAW並不能直接發布到Facebook、Instagram等網路社群,因為這些平台並不支援RAW格式,必須得透過上述的App或軟體轉存成JPEG才能夠順利發布、分享。若真的要比喻,不妨可以將RAW視為一種「數位底片」,就像小時候出遊爸媽替我們拍照一樣,每次旅程結束總是需要將一卷卷黑溜溜的底片送去相館沖印,隔天才能拿到我們看得懂的相片。而RAW就是底片,相館就是Adobe Lightroom或Photoshop等可以開啟RAW的軟體,沖印這個動作可視為後製,至於最終我們所拿到的相片就是JPEG。

 

RAW

JPEG

優點

  • 未經過加工,保有最佳畫質
  • 擁有最大的後製空間與彈性
  • 通用格式,易於發布、分享
  • 檔案較小,對儲存空間友善

缺點

  • 檔案過於肥大,佔儲存空間
  • 需要特定軟體才能開啟後製
  • 已經過加工,畫質難免減損
  • 後製空間小畫質易嚴重受損

 

 【手機攝影教室】JPEG直出還是拍RAW?手機拍RAW的必要性與應用

RAW格式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經得起大幅度後製,就算是拍攝失敗的照片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救回。

▲ RAW格式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經得起大幅度後製,就算是拍攝失敗的照片也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救回。

RAW與JPEG的後製差異

前面不止一次提到RAW格式因為完整記錄了感光元件捕獲到的所有原始資訊,所以擁有更大的後製空間。但是RAW和JPEG兩者在後製方面的可調整空間究竟差距有多少?是否可以量化讓我們能更清楚明白?以現今市面上的旗艦級手機來說,其RAW格式能記錄的色彩資訊量大約落在10 ~ 14 bit左右,假設手機能拍攝14 bit的RAW,代表從全暗到全亮約有16,384階(2的14次方),色彩組合則為4,398,046,511,104(4兆3,980萬色,RGB各14 bit,故為2的42次方);就算你的手機“只能”拍攝10 bit的RAW,也有1,073,741,824(10億7,374萬色,RGB各10 bit,故為2的30次方);至於JPEG只能記錄8 bit的資訊量,從全暗到全亮只有256階,色彩組合僅有16,777,216(1,677萬色,RGB各8bit,故為2的24次方)。

這說明了為什麼RAW擁有遠比JPEG還要更大的後製空間,畢竟它不像JPEG在儲存時會進行破壞性的壓縮處理,RAW則是非常忠實地保留了感光元件所記錄到的每一個訊息資料,也更有機會透過後製將影像還原如親眼所見般真實。不過對許多初學者而言,一開始都很不習慣Adobe Lightroom等App在讀入RAW後所呈現的效果,影像看起來相當平淡,也就是俗稱的“打回原形”,認為與JPEG差距甚大,不知從何下手後製。其實是因為這些App在載入RAW後,並不會讀入各品牌手機的調控檔,所以看到的是影像最原始的樣貌。因此有些玩家則會拍JPEG再透過Adobe Lightroom等App進行後製,若你也是這麼做的話,建議馬上改掉這個習慣!因為前面說過,JPEG只能記錄8 bit的資料量,相比RAW的10~14 bit,不難看出JPEG的元位深度比RAW小很多,在後製上不僅容易捉襟見肘,也極易出現色階斷掉等情況,因此若要讓影像能有更大的後製彈性,切記一定要選擇以RAW格拍攝尤佳。

【手機攝影教室】JPEG直出還是拍RAW?手機拍RAW的必要性與應用

【手機攝影教室】JPEG直出還是拍RAW?手機拍RAW的必要性與應用

由於JPEG能記錄的元位深度比RAW小很多,在後製上很容易出現色階斷掉等情況。

▲ 由於JPEG能記錄的元位深度比RAW小很多,在後製上很容易出現色階斷掉等情況。

Apple ProRAW和一般RAW有何不同?

有在使用iPhone Pro系列的玩家應該都知道,Apple的RAW稱為「Apple ProRAW」,而它和一般RAW有何不同?其實,Apple ProRAW是結合標準RAW格式與iPhone的影像處理功能,也就是說它除了完整記錄感光元件的所有原始資訊外,還結合了自家計算攝影的『深度融合』和『智慧型HDR』,因此在後製編修方面將更具優勢。Apple ProRAW的檔案遠比JPEG / HEIF檔還要大上許多,一張Apple ProRAW的檔案大小,在iPhone 12 Pro、iPhone 13 Pro系列等1,200萬畫素的機型上大約為25MB左右,是JPEG / HEIF的9~12倍,若是在iPhone 14 Pro和iPhone 15 Pro系列等4,800萬畫素的機型上就又更肥大了,大約為75MB左右,是過去機型Apple ProRAW的3倍,因此建議在面對極端光線環境或確認會大幅後製調整的情況下,再開啟Apple ProRAW格式拍攝以節省儲存空間。

Apple ProRAW讓手機攝影也擁有高度的後製彈性,不過僅Pro系列才有支援該功能。

▲ Apple ProRAW讓手機攝影也擁有高度的後製彈性,不過僅Pro系列才有支援該功能。

至於實際的差異,我們可以透過Adobe Lightroom來讀入Apple ProRAW便能明瞭。當將iPhone 15 Pro系列的Apple ProRAW檔載入Lightroom之後,可以發現在編輯面板中的描述檔面板,就已經預先讀入Apple ProRAW的描述檔了,接著再針對想要調整的細項,像是白平衡、曝光度、對比、亮部、陰影、白色、黑色、紋理、清晰度、去朦朧、鮮豔度、飽和度等進行適當的微調,然後再依個人喜好看是否要針對色調曲線、HSL∕顏色、顏色分級、細節、鏡頭校正、變形、效果……等面板進行其它項目的調整。

將Apple ProRAW的DNG檔載入Lightroom後,會發現已經預先套用Apple ProRAW描述檔了。

▲ 將Apple ProRAW的DNG檔載入Lightroom後,會發現已經預先套用Apple ProRAW描述檔了。

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Apple ProRAW與一般RAW檔的差別,下圖1是套用『Adobe標準』描述檔的Apple ProRAW,用來模擬一般的RAW檔,而下圖2則是原本的Apple ProRAW檔案格式。從這兩張圖可以清楚看出,雖然兩者都是RAW檔,但由於Apple ProRAW結合了『深度融合』『智慧型HDR』,因此所呈現出的動態範圍和色彩都比一般RAW檔來的更加討喜,只要再稍加後製就能使影像符合心中預期,比起一般RAW檔更容易編修到理想的狀態。 

圖1:一般RAW檔。

▲ 圖1:一般RAW檔。

圖2:Apple ProRAW。

▲ 圖2:Apple ProRAW。

以Apple ProRAW進行適當後製編修,讓原本高反差的影像變得更加討喜。

▲ 以Apple ProRAW進行適當後製編修,讓原本高反差的影像變得更加討喜。

手機已經有計算攝影還有拍RAW的必要?

雖然拍RAW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對一般玩家而言,當看到要用Adobe 的App後製RAW,可能大多數的人就先打退堂鼓,畢竟對許多人來說,Lightroom是一套專業的後製App,更何況手機就已經能拍出不錯的照片,那麼還有拍RAW的必要嗎?由於手機限受於硬體,目前所搭載的感光元件尺寸和相機相比其實並不算大,因此其RAW格式可以調整的幅度自然也無法與相機相提並論,不過近年隨著搭載1吋感光元件手機的問世,相信未來將會拉近與相機之間的距離。然而現階段,在拍攝值得留念或很重要的畫面時,建議還是可以適時切換到RAW格式,畢竟就如前文所述,現今手機RAW格式可以記錄的資訊量最少都有10 bit以上,而且還保留了拍攝當下感光元件所紀錄到的所有資訊,因此在後製曝光、白平衡和色彩時,都遠比JPEG還要有更多的調整彈性。當然,除了上述之外的一般日常拍攝,還是建議使用JPEG / HIEF格式即可,除了能節省手機本身或雲端上的儲存空間,最重要的是目前手機運算過後的直出影像其實就有不錯的成像效果,對於一般生活記錄或社群分享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Adobe Lightroom行動版下載。(左:iOS / 右:Android)

▲ Adobe Lightroom行動版下載。(左:iOS / 右:Android)

至於用手機拍攝RAW格式後,若想要讓影像有更好的呈現,通常會建議使用Adobe Lightroom這套App進行編輯。雖然該套App可以免費使用大部份的基本功能,像是調整曝光、白平衡、對比、銳利度和裁切等,但若是要編輯RAW格式,還是要付費訂閱進階功能才行。而且Lightroom的進階功能除了支援RAW格式編修之外,還擁有AI功能加持的修復筆刷、遮色片、強大的幾何工具、批次編輯,以及獲得額外的Adobe雲端儲存空間,可讓手機拍攝的RAW格式跨裝置存取後製,十分方便,費用也不算貴(NT$326/月),對於熱衷手機攝影的玩家還是推薦訂閱。

【手機攝影教室】JPEG直出還是拍RAW?手機拍RAW的必要性與應用

雖然手機計算攝影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但面對反差較大等環境適時拍RAW,可以更容易後製出討喜的影像。

▲ 雖然手機計算攝影已經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但面對反差較大等環境適時拍RAW,可以更容易後製出討喜的影像。

Lightroom編修RAW的應用

Adobe Lightroom雖然是一套專業的影像編輯App,不過其介面卻非常簡單易上手,尤其是近期Lightroom在更新至Ver.9.0.1版後,工具列又更為簡化,可以提供更簡潔直覺的操作體驗。一般來說,將RAW讀入到Lightroom之後,會先透過「編輯」面板為影像做初步的調整,包括曝光、白平衡、色彩、銳化等,讓影像有初步的輪廓,接著再透過「遮色片」、「修復」、「裁切」甚至是「預設集」等面板來進一步的後製調整,使影像有最完美的呈現。下面便以iPhone 15 Pro拍攝的Apple ProRAW,來示範Lightroom編修的應用。

步驟1、在「編輯」面板中調整曝光度、亮部、陰影、鮮豔度和飽和度;原圖色溫偏暖,故大幅降至3250K。

▲ 步驟1、在「編輯」面板中調整曝光度、亮部、陰影、鮮豔度和飽和度;原圖色溫偏暖,故大幅降至3250K。

步驟2、天空看起來較平淡,利用漸層遮色片針對天空進行加強,主要是增加色溫和飽和度,讓天空更立體。

▲ 步驟2、天空看起來較平淡,利用漸層遮色片針對天空進行加強,主要是增加色溫和飽和度,讓天空更立體。

步驟3、地面利用漸層遮色片加強鎢絲燈照射的暖色,將色溫、色調往黃、紫方向調整,並增加些許飽和度。

▲ 步驟3、地面利用漸層遮色片加強鎢絲燈照射的暖色,將色溫、色調往黃、紫方向調整,並增加些許飽和度。

步驟4、若想讓日落後的天空色溫看起來更夢幻,可以至「編輯」面板中的「顏色混合」,調整藍色的色相。

▲ 步驟4、若想讓日落後的天空色溫看起來更夢幻,可以至「編輯」面板中的「顏色混合」,調整藍色的色相。

【手機攝影教室】JPEG直出還是拍RAW?手機拍RAW的必要性與應用

透過編輯前/後的比較,相信各位可清楚看出之間的差異。

▲ 透過編輯前/後的比較,相信各位可清楚看出之間的差異。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