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與改造
只有簡化,才能把有意味的東西從大量無意味的東西中提煉出來。…簡化並不僅僅是去掉細節,還要把剩下的景物加以改造,使之具有意味。我所說的「意味的形式」即是指那些以獨特方式來打動我們的排列和組合。—英國美學評論家 Clive Bell ─
荷葉
2007年夏天, 我被邀請到安徽合肥郊區一個很大的荷塘旁。望著那一片荷花與荷葉交織在一起的荷塘, 心想著:「完蛋了。」因為當時已近中午, 在頂光照射下的荷塘顯得雜亂無章、缺乏生氣, 而且毫無趣味可言。可是又不能退縮,我好勝的性格也不允許自己站在那裡束手無策。於是橫下心,想著只能在不可能中求可能了。沿著荷塘走來走去,我邊走邊觀察,很快就想起克萊夫貝爾在《藝術》一書中曾說過的化,「只有簡化,才能把有意味的東西從大量無意識的東西中提煉出來。」
至於要如何簡化眼前的凌亂的荷花與荷葉呢?首先得確定要用較長的鏡頭,因為長鏡頭的視角窄,容易省去掉無關的其他景物。然後我終於發現了在一小塊水域中,有四片大小不一的荷葉擠在一起,看起來是非常有趣的組合。接著便細心地左右移動視野,最後找尋到葦草在水中的倒影恰好穿過荷葉的畫面,這樣一來,有了圓與線的並列,立即給予畫面增添了抽象的味道。因為簡化發現了有趣的細節,因為移動方位又找到了能打動我們的排列和組合。順便一說,人人討厭的頂光在這裡卻變成了可愛的光線。因為只有頂光才能使荷花的倒影隱藏在荷葉的下面,也可使畫面更簡潔,更近於抽象的意味。
雕琢必多病
雕琢必多病。—中國畫家 冷冰川—
風中蘆葦
法國畫家馬蒂斯曾說「畫面上沒有可有可無的部分, 若對全體無益,便是有害的。」這講的是構圖中的簡潔,並且似乎越簡越好。但我認為此話說的有些太過絕對了。其實在畫面中有時候很難決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尤其是攝影。因為它的臨場性,使你面對到不那麼盡善盡美的世界,即使有再高明的構圖能力,也難免會於使畫面中留下一些可有可無的部分,於是有些人就在後製中想辦法(尤其有電腦以後)將其刪掉,以求得最完美的簡潔,卻不知道這樣一來,就會讓你的作品沾染了匠氣。其實攝影的魅力之一就是在於它的真實性,所以畫面上保留一些可有可無的部分不僅沒有傷害,甚至還有會帶來益處。渾然的趣味往往就來自於此。
有一次在頤和園的西堤,面對著夕陽下在風中搖擺不停的蘆葦,我在構圖時就經過了重重思考,最後還是決定將鏡頭對準葦塘的一角,讓一叢搖動最厲害的,又幾乎浸透了夕陽的蘆葦佔據了畫面,其於部分則利用深藍的水面上,被夕陽染紅了的星星點點,並且有些散亂的荷葉來當背景。當時和事後都沒有刻意地去「刪繁就簡三秋樹」 (鄭板橋 語),也沒有費力不討好地去將那些所謂可有可無的部分去掉。我竭力捕捉的是那種風中蘆葦在搖晃中的印象和韻致,追求的是整體的視覺效果。
延伸閱讀
作者/攝影:李少白
本文同步刊載於畫裡有話:李少白論經典攝影作品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