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是用什麼相機(鏡頭)拍的?」可能是每一位拍攝者被問到的最多的問題之一了。
人們往往將一張照片的出色歸結於是因為用了好的相機,幻想著只要自己擁有了同樣的相機,一定也能拍出同樣出色的照片。
對他們來說,拍照等同於復製,同樣的環境下,只要是用同樣的器材,誰都能拍出同樣的照片。可事實上,拍照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在同樣的環境下,選擇什麼樣的畫面,選擇什麼樣的焦距,選擇什麼樣的相機設置,才是一位拍攝者最應該要考慮的事。
我的一個朋友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拍月亮,她的要求也不高,能拍出月球的紋理就足夠滿足了。她來問我要怎麼拍,我就跟她說了幾個關鍵點,後來她試了幾次都不是很成功,就不耐煩的問我要用什麼樣的參數來拍?沒錯,每一張拍的好看的月亮照片都有一個固定的參數,可並不是每一個參數都適合每一天的月亮。拍照重要的是知道為什麼要用這個參數,而不是刻意的去套用某個參數,因為你可能很難再碰到同樣的能夠完美的利用這個參數的環境。環境在變,參數也在變。去問別人照片的參數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參數實際上是經驗主義,拍的多了,自然就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快門什麼樣的光圈來拍攝,看到某張照片也大體能猜的八九不離十。可如果沒有什麼經驗,就算給你參數你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這個參數,環境稍微一改變可能就懵圈了。
鏡頭也是一樣,鏡頭決定主題,說白了,想要拍攝什麼樣的內容就要選擇相應的鏡頭。但是如果手頭沒有合適的鏡頭的時候,也要學會嘗試克服限制,就好像我們用50mm 的鏡頭的時候,後退幾步,就能得到35mm 的視角。變焦能靠走,走走更健康。
可是不同焦段的鏡頭並不只是取景視角的不同這麼簡單,我們都知道14mm 是廣角,50mm 是標準鏡頭,200mm 是長焦鏡頭。可比取經視角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理解不同的焦段會如何影響前景和背景之間的相互關係,要對長焦鏡頭可能會造成的空間壓縮進行預判,以及了解為什麼長焦鏡頭會造成「空間壓縮」,當鏡頭越來越「廣」,視角會如何變化?
了解了這一切,你就會在看到畫面的時候對拍攝的方式有一個判斷,知道要用什麼樣的焦段才能拍出你最想要的效果。
曝光三要素的選擇也是一樣。說是曝光三要素,其實主動選擇的就是光圈和快門,感光度的提高更多的是環境光線不足時候的無奈之舉。光圈會影響景深,並不是光圈越大就越好,有的畫面需要模糊背景以突出主體,有的畫面則需要讓背景清楚以代入更多的環境。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在同一個場景中嘗試多種不同的光圈,只是為了尋找一個讓自己最滿意的光圈值。
快門也是一樣,想要拍攝凍結的動作就用高速快門,想要拍出運動軌跡就用慢快門,但是多慢的快門才適合捕捉當前的運動狀態,可能不在現場沒人會知道,同樣還是需要嘗試,多用不同的快門速度來試著拍幾組,這樣就知道哪種最合適了,經驗永遠是在無數次快門中積累起來的。
關於拍照,按快門是最簡單的,在拍照的過程中更多其實是解決問題的過程,發現畫面,分析畫面,然後用最適合這個環境的設置來捕捉畫面。如果你不能開始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那麼你將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好的攝影師。用不停的嘗試來積累經驗,用經驗來解決問題。拍照不就是一個選擇題嗎,選擇畫面,選擇光圈快門感光度,選擇合適的焦距,選擇題最好了,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
與其想要了解什麼樣的相機才能拍出這樣的照片,不如多考慮考慮自己的相機能拍出什麼樣的照片。
轉載自 膠片的味道 作者:Ki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