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附近的文具行總是可以找回兒時回憶的片段。某日一個不小心踏進了兼賣玩具(現在還有遊戲卡)的小文具店,發現了一個個龐然大物的塑膠筆盒。這個以現在的我來說無論如何都不會想拿起來看的「商品」,卻是小時候羨慕旁邊同學的主要原因:印滿了酷炫不知所以然的機器人圖案、好多按了會有不同機關(像是橡皮擦和削筆機)彈跳出來的按鍵、背面還有隱藏隔層可以藏東西(絕對不是小抄)。

但也因為這些功能,所以光一個筆盒就塞滿了書包容量的三分之一,不過人的心理總是這樣的,哀求媽媽的時候就會用「有了這個我就不用多帶削鉛筆機、彩色鉛筆、尺、橡皮擦⋯⋯啦!」的正當功能性的說帖,即使未必每次都能成功,這個「集結了好多功能」的說法經常都是好理由。

 

多跟少,哪個好?

雖然不會再想擁有變形金剛的塑膠筆盒,但我們還是有時會陷入這種「多即是好」(More is Better)的迷思,就如同小時候企圖說服爸媽一樣,不一樣的話術但是相同的事情:大堆頭明星的賀歲片?宣稱眾多療效的保健食品?可以上網視訊看照片當相框的電視機?臉書粉絲頁的粉絲數?希望商品能夠有更多的賣點來吸引消費,這話的本質是不錯,但賣點未必等同於「多功能」。是說「極簡設計」這個話流行起來以後,大家開始知道「少即是多」和「少」本身也可以是賣點,但在設計的過程中仍然容易踏入「多」的陷阱。

何孟修 專欄:1加1未必能大於2

 

又是時鐘,又是體重計

比方說這個聽起來很像多拉A夢道具的「體重計時鐘!」的必要性就很值得討論。從功能來說,量體重向來與時間無關,我們似乎不需要邊量體重邊看時間,反之亦然,況且量完體重還得擦拭(腳掌紋或是水漬)也不十分便利。從使用方式來說,時鐘放在桌上或掛在牆上,體重計呢則得平擺在地面上,也沒有重疊之處。除了幫下個「時間的重量」這種不著邊際的標題來兜這產品,似乎找不太到合理的連結之處啊?有效的設計可以改變使用習慣,不過也得利基在某個層面的改善之上,否則也是白搭。除非像是網友Ashley說的:「要買來警惕自己說:「你看你不要再變胖了,不然很快就會臨終(鐘)囉! 」聽起來還比較言之成理。

何孟修 專欄:1加1未必能大於2

 

複合式設計,剪刀化身膠台

又或者是這個美國公司 Decor Craft Inc 出品的剪刀膠帶台(或是膠帶台剪刀),也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一個頭緒,為何這兩樣東西得結合在一起?拿剪刀修剪東西未必意謂就要用膠帶,要貼膠帶也不用用剪刀來剪啊(不然要膠帶台所謂何來?)。使用方式也因為這樣的結合造成方向上的不方便:剪刀是正剪,膠帶卻必須因為結合而得反著使用。就更別提因為膠帶的寬度讓整把剪刀都變得很厚,是否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就不得而知了。

何孟修 專欄:1加1未必能大於2

功能與功能之間是否有必要的連結性和必要性,在這兩個有趣的產品中顯得耐人尋味。在學管理的時候,教授總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喝一杯牛奶而去養牛,甚至開牧場。同樣的道理或許也能夠套用在設計上。為了多工而多工,為了結合而結合,就像兩個不適合在一起的人辦喜宴,最多也只能是「結昏」而已:昏頭了才會結合在一起。

何孟修 專欄:1加1未必能大於2

延伸閱讀

何孟修 專欄:也來談抄襲;或者說被致敬?

何孟修 專欄:親子設計好關係

紙箱上的城市風情,瞧瞧以假亂真的紙箱塗鴉藝術

好棒的 3D 圖片!免用電腦,任何人學5分鐘都可以畫出來

何孟修,Shawn

國內知名設計師,現為25togo Design Studio的創辦人。05年25歲在「25togo:我我觀點。我我輯」的個人部落格,以獨特見解及幽默筆吻,分享來自國內外充滿創意新奇的設計單品;07年成立25togo品牌,推出許多有趣的、實用的設計商品。著有《設計,無所不在》一書。

撰文:何孟修
本文同步刊載於Stuff科技時尚誌 6月號/2012 第101期
如欲購買,請來信csc@cite.com.tw洽詢
歡迎加入STUFF科技時尚誌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