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人們用來記錄出遊的工具,早已從相機轉換成智慧型手機,它除了輕巧之餘也方便即時分享,不過你總是覺得用手機拍出來的出遊照片沒有氛圍嗎?別擔心!只要學習本篇的觀念和技巧,相信就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文章目錄

1、時間對了風景就對了

2、事先規劃行程不手忙腳亂

3、掌握天氣讓旅遊更盡興

4、利用光線方向營造不同氛圍

5、善用App的濾鏡功能

6、 用慢速快門創作讓畫面更精彩

7、活用色彩為影像加分

8、 記得抬頭或蹲低看看

9、善用不同焦段和散景功能

10、記得為畫面留白或嘗試局部構圖

1、時間對了風景就對了

要拍好旅遊作品,首先得在對的時間前往對的地點,這樣才比較有機會拍到滿意甚至令人驚艷的影像作品。舉例來說,要拍到滿片楓紅當然要在秋季10~11月份時前往;欲捕捉櫻花之美,春天約3~4月是最佳時節;這幾年很紅的黃花風鈴木,每年3月是盛開之時;有五月雪之稱的油桐花,自然是每年5月的出遊重頭戲;而有九月雪美名的韭菜花,則是每年夏末秋初時最吸引人的景色……等等,由此可見,只要在對的時間前往對的地點,就能讓畫面先贏別人一半了,再加上事前情報的蒐集,理論上要拍到理想作品並非難事。另外,懂得善加利用網路資源也相當地重要,因為很多旅遊景點對於許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所以透過網友間的經驗分享與內容交叉比對,不僅可將旅遊風險降至最低,也能讓準備過程省去不少功夫。

在對的時間點去對的景點,才比較有機會拍到滿意甚至令人驚艷的影像作品。

▲ 在對的時間點去對的景點,才比較有機會拍到滿意甚至令人驚艷的影像作品。

2、事先規劃行程不手忙腳亂

我們發現很多人在出門旅行時,常常浪費許多時間在交通的往返上面,但其實若能事先做點功課將順路周遭景點都規劃在同一天前往,如此一來不僅可更加省時省錢,也能騰出更多時間遊賞更多景點。一般來說,我們還蠻建議各位可以在出遊前先用Google Maps搜尋預計前往的各旅遊景點,然後按照此行的起迄點方向、距離進行行程規劃;同時,在透過Google Maps搜尋景點時,也可以善用它的「儲存喜愛地點」功能,將想去的眾多景點儲存在清單中,之後就能直接從清單中叫出景點進行導航,免去每次都要重複搜尋的繁瑣,讓你在行程規劃上可更加省時、便利。

透過預先儲存的喜愛點,就能快速針對旅遊路線與交通方式進行規劃,以免手忙腳亂。

▲ 透過預先儲存的喜愛點,就能快速針對旅遊路線與交通方式進行規劃,以免手忙腳亂。

3、掌握天氣讓旅遊更盡興

一般我們出遊前都會事先規劃好每日的行程,不過考量到天候因素,我們還會額外規劃雨天備案,一旦遇到天候不佳時,就能馬上變換行程,不會因為壞天氣而影響了出遊時的好興致。 以現今的氣象預報能力,1週內的天氣預報是有較高精準度且具有參考價值, 若是一、二個月甚至更久之後才會起程,記得要隨時留意目的地的天氣預報,並視情況調整行程。這邊推薦兩個實用的氣象App:『AccuWeather』和『Windyty』,前者比較適合普羅大眾使用,特色是可以詳細至每個小時的天氣預報,除此之外也有提供整個月的預報模式,雖然時間越久參考價值越低,但還是可以作為加減參考之用;至於後者則適合對氣象知識有一定程度了解的進階使用者,特色是提供了 ECMWF(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和美國國家氣象局(GFS)預報結果,有更詳細的相關資料可以判讀。

AccuWeather提供基本氣象資訊,包含日出和月出時間也有,是要拍晨昏夜景的最佳參考。

▲ AccuWeather提供基本氣象資訊,包含日出和月出時間也有,是要拍晨昏夜景的最佳參考。

AccuWeather甚至還提供了每小時的天氣預報,可以讓旅人更精準掌握天候狀況。

▲ AccuWeather甚至還提供了每小時的天氣預報,可以讓旅人更精準掌握天候狀況。

Windyty除了基本模式之外,還提供ECMWF(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或美國國家氣象局(GFS)系統的預報模式,適合進階使用者判讀。

▲ Windyty除了基本模式之外,還提供ECMWF(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或美國國家氣象局(GFS)系統的預報模式,適合進階使用者判讀。

Windyty好用的地方在於,在「Meteog.」模式下可以清楚看到每個時段的雲量、高度和降雨量,對於想要拍攝雲海、銀河的玩家來說是個相當實用的參考資訊。

▲ Windyty好用的地方在於,在「Meteog.」模式下可以清楚看到每個時段的雲量、高度和降雨量,對於想要拍攝雲海、銀河的玩家來說是個相當實用的參考資訊。

4、利用光線方向營造不同氛圍

光順大致上可分別『順光』、『斜射光』、「逆光』三種。順光可拍出色彩鮮明且色調飽和的影像作品,旅遊中迷人壯麗的風光景色,便很適合使用順光的光線拍攝;斜射光會讓 拍攝目標會產生明顯的明暗反差,同時會使畫面產生強烈的立體感,而 捕捉斜射光最好的時機,只要掌握日出後與日落前各2小時的時間即可, 這個時候的太陽照射角度較低,容易將物體的影子拉長而形成即美麗又有趣的光影對話;至於逆光,它能夠讓影像產生獨特的氛圍,此外逆光也很適合拍攝剪影, 不過因為手機鏡頭的抗耀光能力普遍不佳,因此若要直接拍攝,建議積極尋找具有透光性質的物體作為被攝主體,並盡量避免強烈光源(例如:太陽)出現在畫面中,才能確保得到理想的畫質。

順光可拍出景物的鮮明色彩,若能再善用影陰來點綴畫面,將能使影像更精彩奪目。

▲ 順光可拍出景物的鮮明色彩,若能再善用影陰來點綴畫面,將能使影像更精彩奪目。

斜射光由於立體感強烈並衝滿視覺感,是多數玩家出遊時普遍喜歡拍攝的光線方向之一。

▲ 斜射光由於立體感強烈並衝滿視覺感,是多數玩家出遊時普遍喜歡拍攝的光線方向之一。

逆光是拍攝剪影最好的時機,拍攝時用手指點選畫面的亮處,就能順利拍出剪影效果。

▲ 逆光是拍攝剪影最好的時機,拍攝時用手指點選畫面的亮處,就能順利拍出剪影效果。

5、善用App的濾鏡功能

除了一般正規拍攝方式之外,也推薦有空可以嘗試手機攝影相關App的各種濾鏡功能,目前多數App所內置的趣味功能,不外乎有LOMO風、柔焦、魚眼、移軸模型、水彩畫、黑白影像、復古底片……等,除此之外,有些App甚至還可以達到物換星移的效果,例如原本陰天的照片在套用後就變成藍天白雲的好天氣,亦或是平淡無奇的大草原上方出現繽紛的熱氣球……等,十分有趣且神奇。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效果若使用過頭,則會造成反效果,不僅達不到趣味性,同時也會讓觀者覺得突兀,因此在套用App所提供的濾鏡之前,不妨可以先思考一下是否合乎現況或常理,才不會使影像成為被調侃的對象喔!

看似平凡的出遊照片,透過App的套用就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影像氛圍,十分有趣。

▲ 看似平凡的出遊照片,透過App的套用就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影像氛圍,十分有趣。

6、 用慢速快門創作讓畫面更精彩

要讓手機攝影作品更加精彩且吸引目光,在某些場景使用慢速快門拍攝將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喔!那麼該該如何拍攝呢?一般來說,若是拍攝行人或交通工具,由於要讓被攝物體在速度感與完整型態間保持一定平衡,所以在快門速度的拿捏就得相當精準,通常我們建議將快門速度設在1/40秒甚至更慢,當然這只是基準,各位可依環境與天候進行調整;至於要拍攝溪流或車軌,由於要營造出流暢的線條與柔順感,所以曝光時間都較長,普遍都得達數秒至數十秒不等,而且為了避免按下快門間的瞬間震動,所以最好能搭配倒數計時功能使用為佳。

速快門可以拍出動與靜的視覺衝突感,旅行中適時使用可以讓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 速快門可以拍出動與靜的視覺衝突感,旅行中適時使用可以讓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7、活用色彩為影像加分

亮麗繽紛的色彩,總是能帶來歡樂愉悅氣氛,當然拍照亦然。那麼旅遊過程中 ,該如何融入色彩來使影像作品更為加分呢?我們在此提供三大方向給各位參考:一、單一色彩大面積的拍攝(佔滿整個畫面),以營造出數大的視覺美感;二、透過不同色彩的搭配,讓畫面可呈現出視覺衝突或融合一體的直接感受;三、則是透過色彩點綴方式來增加畫面的可看性,當然這些都只是通則,各位可依實際拍攝場景來彈性變化。

色彩是吸引目光的元素之一,旅行途中若有看到好看的景物色彩,拍下來能為畫面加分。

▲ 色彩是吸引目光的元素之一,旅行途中若有看到好看的景物色彩,拍下來能為畫面加分。

8、 記得抬頭或蹲低看看

多數人當拿起手機要拍照時,大多都會直覺的採用平視角度進行取景構圖, 雖然這樣沒有不好,不過若能適時地變換角度拍攝,將能使影像效果大大不同。至於要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只要記得抬頭或蹲低看看就對了! 藉由有別以往平視視角,採用高∕低兩種視角除了能為觀者帶來新鮮的視覺感受之外,也能引發觀者的觀看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的手機剛好有翻轉鏡頭功能的話,高∕低角度拍攝對你而言可以算是非常輕鬆就能完成。

仰拍容易忽略的視角,旅行時記得多抬起頭看看,或許將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畫面。

▲ 仰拍容易忽略的視角,旅行時記得多抬起頭看看,或許將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畫面。

要以低角度拍攝時,可以試著將手機倒轉讓鏡頭貼近低面,將能獲得更佳的取景。

▲ 要以低角度拍攝時,可以試著將手機倒轉讓鏡頭貼近低面,將能獲得更佳的取景。

9、善用不同焦段和散景功能

現今手機幾乎都有多顆鏡頭,分別代表不同焦段,因此旅遊拍攝時,不妨可善用這些不同焦段鏡頭進而拍出不同視覺的影像效果。 綜觀目前主打拍照功能的智慧型手機,以搭載三顆鏡頭為主要賣點之一,其中包括廣角、超廣角和望遠這三種焦段, 至於三種不同鏡焦距鏡頭應該如何運用呢?一般來說,廣角鏡頭的視野範圍不會太廣也不會太侷限,適合用來捕捉大多數的出遊畫面,包括風景、建築、人帶景或多人自拍合照;超廣角由於超廣視野的特性,能夠輕鬆將更多景物容納至畫面裡,若取景得宜可以有效增加影像的氣勢和張力;至於望遠鏡頭的視角是多數攝影人所熟悉的標準視野,對於喜愛人像或街拍題材的玩家來說,大都喜歡用這個焦距進行創作,若再結合手機的人像模式拍攝,透過視角與AI運算所獲得的模擬淺景深效果,在不放大檢視的情況下,幾乎可以媲美單眼相機拍出來的影像氛圍。

使用手機望遠鏡頭加上人像模式拍攝,可以輕鬆獲得媲美單眼相機的大光圈效果。

▲ 使用手機望遠鏡頭加上人像模式拍攝,可以輕鬆獲得媲美單眼相機的大光圈效果。

10、記得為畫面留白或嘗試局部構圖

通常我們在拍照時,總習慣將眼前看到的景物一起囊括入鏡,這樣雖然能達到完整記錄的目的,但畫面相對也會缺少故事性,所以有時候記得為畫面留白或嘗試局部構圖,反而能賦予影像嶄新生命力。無論是留白或局部構圖都是一種設計式的構圖,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巧妙的構圖安排,讓畫面有更多的想像空間,進而呈現出更強烈的故事性。至於要如何留白或局部構圖?其實不外乎都是需要先在拍攝前就要先觀察並且找出值得記錄的局部畫面,然後運用適當的構圖安排,拍出想要的畫面構圖即可。換個角度思考,留白或局部構圖也算是減法攝影的其中一種運用,透過思考畫面的構圖取捨,以去蕪存菁的方式框出影像重心,同時尋找和主體相呼應的關聯性,或是思考想藉由特寫畫面表達何種心境或意念,才能使影像更具說服力,並能成功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透過留白或局部構圖的安排,影像不僅保留了想像空間,也能夠更具有故事性讓觀者解讀。

▲ 透過留白或局部構圖的安排,影像不僅保留了想像空間,也能夠更具有故事性讓觀者解讀。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