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動態範圍又一力作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實拍,我的明顯感受是D7200擁有絕佳的後製彈性,傳承自N家強大的暗部寬容度,無論是曝光不足或策略性欠曝,透過後製軟體都能夠很輕鬆地拉回來,這點從DXO最近公佈的數據得到了證實,14.6eV的動態範圍不但凌駕所有APS-C單眼,更僅次於帝王級的D810,這點可說是跌破了眾人的眼鏡,帳面上畫素規格相同,內功心法卻有更深造詣!當然,若你問我這塊CMOS改了哪裡、來自何方,我想這些問題絕對問不出答案,只不過近期CMOS大廠剛好推出新的2,400萬像素感光元件,而D7200剛好也有突破性演出,兩者間或許真有什麼巧合(笑)。接下來就讓我用實戰告訴大家,強大的動態範圍如何拯救一張相片!
範例一:人像欠曝色彩還原
▲ 這張人像拍攝於賣場中庭採自然光,因為現場失誤曝光不足導致膚色暗沉(看原圖)。
▲ 套句N家強者小朱爸說的:只要灑到光,Nikon的寬容度就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這點在D7200身上得到證實,經過後製處理不僅亮度還原,同時也呈現出討喜的膚色(看原圖)。
範例二:風景暗部細節還原
▲ 在天橋上拍車流最大的問題就是橋面震動,這張因為幾位遊客狂奔而過,不得已提早結束曝光造成暗部過重(看原圖)。
▲ 與前一組範例相同,RAW轉TIFF後讀入LR搶救暗部,原本黑壓壓的路樹細節全部重現,D7200的動態範圍實力由此可見(看原圖)。
範例三:RAW檔寬容度示意
▲ 受惠於強大的暗部寬容度,面對高反差時我們可以保護高光,其餘交給後製重現。這組範例原本是要呈現Low Key,但我刻意用NX-D凸顯D7200的RAW檔還原能力(看原圖)。
▲ 簡單的eV補償加上曲線調整,黑牆立刻恢復為肉眼所見,所有的細節紋理原形畢露,且更重要的是幾乎沒有產生什麼雜訊(看原圖)!
畫質符合期待
談ISO前我們先來聊聊畫質,由於筆者不久前用過D7100,當時的感想是無低通帶來傑出的銳利度與清晰度,唯有一個但書,就是需要夠強的鏡頭相搭配,部份中低價DX乃至於副廠鏡頭其實很難逼出紮實的成像細節,而趁著這次機會,恰好原廠搭載了便宜大碗的55-200mm F4-5.6G ED二代鏡供我們一併測試,由中央與邊角的實拍結果來看,廣角端縮至F8、望遠端縮至F11能夠得到水準以上的解像力(這裡看測試原圖),相較於前作的使用經驗,同時進步的機身、鏡頭確實換來更好的畫質,這對N家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證明了輕量化、高C/P值的新版DX鏡足以壓榨出不錯的影像品質。
▲ 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無法借來前一代PK測試,但我在CP+展區時曾將55-200mm一、二代排排站比較,可以看出收合鈕對體積的縮減有所幫助。
▲ 收合時、55mm端及200mm端長度示意,記得要旋開至55mm端才能拍攝喔!
▲ 主打高C/P值路線會出現塑膠屁股也不意外,但基本上瑕不掩瑜,它的實拍表現可以讓我忽略這種「心理不舒服」。
55mm端最佳畫質(光圈F8)參考:
▲ 55mm端測試原圖。
▲ 左為55mm端中央裁切,右為邊角部份。
200mm端最佳畫質(光圈F11)參考:
▲ 200mm端測試原圖。
▲ 左為200mm端中央裁切,右為邊角部份,相較於55mm端成像稍嫌鬆散。
實拍參考:
▲ AF-S DX 55-200mm F4-5.6G ED VR II 200mm端全開光圈F5.6畫質(看原圖)。
▲ AF-S DX 55-200mm F4-5.6G ED VR II 190mm端、F6.3畫質,與上圖的猴子眼睛相比,縮1/3格光圈解像力即有改善,羽毛細節相當清晰(看原圖)。
▲ 同場加映AF-S 70-200mm F4G ED VR II 200mm端全開光圈F4畫質,我知道這種比較一點都不公平,只是請出一組理想值交互對照,證明新版55-200mm搭配D7200已經有水準以上表現(看原圖)。
接著是一翻兩瞪眼的各階ISO,EXPEED 3時代的D7100維持在工作ISO 800、堪用值1600的水準,而置換為EXPEED 4的D7200大約提升一階,工作值1600、堪用值3200是我的接受上限,雖然整體進步幅度不明顯,但不可否認APS-C的極限大概就是這樣,影像純淨度難以和全幅機種相提並論。不過換個角度來看,D7200對於細節的刻劃實力讓人非常滿意,在中、低度降噪的設定下,能夠保留清晰的紋理質感,這點反倒是我比較在意的,可見得新的影像處理器帶來更優異的畫質平衡,雜訊抑制與細節描繪能力均更上一層樓。
控制變因如下:
- 採用M全手動模式控制快門速度(光圈F8)、矩陣測光、手動白平衡、與標準調控檔(參數維持一致)。
- 搭配AF-S Nikkor 24-120mm F4G ED VRII鏡頭,焦長統一設定為等效36mm,全程手動對焦、上腳架並使用快門線。
- 其他控制參數:減低高ISO雜訊:標準、減低長時間曝光雜訊:關閉、主動式D-Lighting:關閉、JPEG直出。
【註】本次測試不將僅限黑白的H1、H2列入考慮。
▲ 各級感光度測試原圖,以下為局部裁切。
▲ ISO 100(看原圖)。
▲ ISO 200(看原圖)。
▲ ISO 400(看原圖)。
▲ ISO 800(看原圖)。
▲ ISO 1600(看原圖)。
▲ ISO 3200(看原圖)。
▲ ISO 6400(看原圖)。
▲ ISO 12800(看原圖)。
▲ ISO 25600(看原圖)。
(下一頁看連拍效能與NFC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