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審視一顆鏡頭規格時,大家往往會看這顆鏡頭的開放光圈值,不過大家是否有想過,這最大光圈F值對這鏡頭的拍攝效果究竟有什麼參考意義呢?或許還有朋友關注過電影鏡頭,會發現它的規格又出現了最大光圈T值,究竟這T值和F值有什麼差別呢? 

我們所認識的F值

你認識的F值是指什麼?也許有朋友會回答說:「阿不就光圈值嗎?」那,是什麼的光圈值呢?鏡頭的最大光圈值?你拍攝時自己設定的光圈值?之前我們在關於光圈你不可不知道的7項知識中,已有跟大家說明F值的含意及如何計算出來,的確F值大家廣稱為「光圈值」或「光圈級數」,是由焦距長度和光圈孔徑(直徑)的比值計算出來,數值越大,表示光圈孔徑越小,即光圈越小,反之。

我們通常看到鏡頭名稱上的F值,會等於鏡頭規格表中的最大光圈的F值,表示這顆鏡頭光圈的最大極限,例EF 16-35mm f/2.8L II USM中F2.8的大光圈。不過這些鏡頭擁有大光圈,又代表什麼呢?

縱向說來,擁有大光圈的鏡頭比起光圈較小的鏡頭,在對焦速度及夜拍的能力上都會有一定優勢。關於鏡頭光圈與對焦速度之間的關係,上次我們已有解釋過,至於夜拍力的部分,大家也很好聯想──光圈全開時,孔徑大的鏡頭能接受的光量當然比孔徑小的鏡頭要多。但橫向說來,光圈級數的可參考價值似乎就稍微減弱了些。就拿兩顆同樣焦段、最大光圈值一樣的鏡頭,用同一個機身、在同一個環境下來做實拍比較,兩者極有可能得到的拍攝效果不同,因為兩顆鏡頭可能因為鏡片結構、材質、設計不同,而導致透光性不同。

光圈級數,是焦距長度和光圈孔徑(直徑)的比值。(圖片來源:Youtube)

▲光圈級數,是焦距長度和光圈孔徑(直徑)的比值。(圖片來源:Youtube

看到這裡,或許大家心裡會想:「那又怎麼樣?」的確,在靜態攝影中,兩個規格一樣的鏡頭,拍出來的效果一不一樣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反正若要達到同樣的亮度效果,還能透過增加曝光時間來彌補,不過在電影錄影時,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畢竟電影是連續性的拍攝,有時候需要轉換使用鏡頭時,要求兩者間拍攝出來的光線效果不能相差太多,不然拍出來的兩段影片會有明暗偏差。

於是,針對衡量鏡頭實際曝光的亮度,出現了另一個參考值,即電影鏡頭名稱上會出現的T值,又稱「曝光級數」。

電影攝影鏡頭多以T值作為鏡頭亮度參考值。(圖片截自Canon台灣)

▲電影攝影鏡頭多以T值作為鏡頭亮度參考值。(圖片截自Canon台灣

 

大家可能比較陌生的T值

前文已經提到過,由於不同鏡頭可能因為不同的光學結構、材質用料設計,即便擁有一樣的焦段、最大光圈孔徑,實際拍攝的效果還是可能有差,畢竟光在鏡頭內傳輸的過程中勢必因為材質結構因素,而導致光量的流失。因此想評斷一顆鏡頭拍攝出來的透光性,則需要透過實拍測試,釐訂一個參數作為參考,那就是以「傳輸」一詞的英文「Transmission」為縮寫的「T值」,也叫做「曝光級數」。

一般T值的數值總是會比鏡頭的最大光圈值要來的大,而兩者數值間的差,就代表光在傳輸過程中流失的量,簡言之,T值越接近F值.表示鏡頭的透光性越佳,拍出來的曝光效果也更明亮。在電影攝影鏡頭上,也多用T值作為鏡頭亮度的參考標準,特別是在以前還沒有變焦鏡頭出現時,由於依據拍攝的距離不同,會需要更換不同焦距的定焦鏡頭來「變焦」,但又不能影響拍出來的光線亮度,這時T值就是個不錯的參考值。

望遠鏡頭由於筒身和鏡頭結構比較長,光線傳輸時往往也會流失部分光,因此有的人在選望遠鏡頭時也會注意它的曝光級數。

▲望遠鏡頭由於筒身和鏡頭結構比較長,光線傳輸時往往也會流失部分光,因此有的人在選望遠鏡頭時也會注意它的曝光級數。


曝光級數值除了作為電影拍攝時鏡頭切換使用的一種參考數據,同時也可更實際地衡量一顆鏡頭的品質,要實現較好的透光性,鏡頭在鏡頭的結構設計、鏡片材質、鏡身用料等方面的要求恐怕也比較高,因而鏡頭的價格也有可能比較昂貴。如果想要知道你手中鏡頭的透光性如何,可以參考DxO Mark的實測評分

 

延伸閱讀

攝影 基礎 複習題:關於 光圈 你不可不知的7項 知識

攝影 基礎 複習題:關於 對焦 你需要知道的4項知識

有問必答,8個常見的 攝影 月經文

閃燈 攝影 入門 : 新手 玩 閃光燈 常見的6個 錯誤

參考資料: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