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拍鳥勇的 超望遠鏡 來拍攝 人像 ,到底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這個問題盤桓在編輯部同仁腦中超過兩年的時間,趁著秋高氣爽,就讓我們帶著 大砲 ,一起去眺望 美女 ,拍出夢幻的 超望遠人像照 吧!

超望遠人像的魅力

關於練習拍攝人像,我們總是建議從50-80mm左右的標準焦段開始練習,主要原因是這個焦段的鏡頭不僅接近肉眼所見的慣性視覺,通常價格上也比較容易入手。這點在超望遠鏡拍攝人像議題就形成了巨大門檻,畢竟絕大多數的優質望遠鏡並不便宜,加上沈重不容易攜帶,所以並不是一般人會列入選購的名單。但藉由超過300mm以上的焦段拍攝時,其特殊的壓縮影像效果,卻不是一般焦段的大光圈鏡頭可以取代,既然較少有機會看到這類型的拍攝影像,就讓我們實際試驗看看吧。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L IS II USM F4、1/400、AV、ISO500、RAW 轉 JPEG。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L IS II USM F4、1/400、AV、ISO500、RAW 轉 JPEG。


望遠鏡頭的夢幻散景

相信喜歡拍攝人像的朋友,偶爾都會利用135-200mm左右的望遠鏡頭拍攝,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沒有足夠的大光圈鏡頭前提下,拍攝出夢幻般的迷人散景。而使用超望遠焦段時,更能凸顯這個優勢。此外,一般望遠鏡頭因為常用到光圈全開,幾乎都是以圓形散景為主,但使用特殊的反射鏡時,因為鏡頭結構關係,散景會呈現有趣的甜甜圈現象,也是饒富趣味的特殊效果。

超望遠鏡景深極淺,背景很容易就變成散景。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超望遠鏡景深極淺,背景很容易就變成散景。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距離的魔法師強烈的壓縮效果

望遠鏡由於視角狹窄,拍攝後的效果就好像把遠的東西拉近一般,所以超望遠鏡頭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應用遠近兩者的透視效果錯覺,讓遠距特色背景與近距主體之前彷彿零距離,而在人像攝影或是常見於戲劇攝影中,我們也常應用在暗示兩者之間的關係。

通常應用這樣的效果時,前景主體的尺寸相對較小,而背景主體則相當巨大,兩者距離越遠,且比例相差越大,在超望遠鏡頭呈現的效果就越戲劇化。以今年 6/23 月亮最近地球形成超級月亮的日子為例,許多攝影師便利用超望遠鏡將前景的人物或建築,與背景超大型月亮結合,這樣的手法其實並不一定要在超級月亮的日子才能拍到,但透過這樣的呈現方式,卻能讓這一天的最大月亮,在影像上有更多想像空間(超級月亮範例圖)。而超望遠人像的範疇中,常有人會在城市近郊利用超望遠鏡將人與遠方城市中的特色建築結合,也是運用這個特色。

而這次拍攝範例,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實際拍攝上述透視壓縮的魔幻效果,但我們前往宜蘭幾米公園利用著名繪本故事打造的向左走向右走塑像,可以讓身在其中的沁凝,與兩者貼近在一起。有趣的是拍攝當天因為剛好在暑假期間,如織的遊客穿梭其中,加上周圍環境尚有其他作品,想要好好拍攝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透過超望遠鏡頭的幫助,我們總是可以找到遊客剛好沒有經過的時間來拍攝,而周圍或較遠的其他作品,也因為取景角度狹窄,以及背景虛化效果,而能避開干擾,拍到我們想要呈現的效果。

宜蘭吉米公園中的著名塑像-向左走向右走,在超望遠鏡的壓縮下兩個主角與沁凝間,彷彿沒有了距離。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00 - 400 mm F4.5-5.6 L IS USM 的 400mm 端 + Canon Extender EF 1.4X III
宜蘭吉米公園中的著名塑像
-向左走向右走,在超望遠鏡的壓縮下兩個主角與沁凝間,彷彿沒有了距離。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00 - 400 mm F4.5-5.6 L IS USM 的 400mm 端 + Canon Extender EF 1.4X III

採用一般焦段鏡頭距離感陡升,且周圍雜亂景色與遊客無法避開。Canon EOS 60D + SIGMA 17-70 mm F2.8-4 DC Macro OS HSM 的70mm端
採用一般焦段鏡頭距離感陡升,且周圍雜亂景色與遊客無法避開。
Canon EOS 60D + SIGMA 17-70 mm F2.8-4 DC Macro OS HSM 70mm

實際拍攝現場場景。
實際拍攝現場場景。

比較遠方紅色房子,可以清楚感受距離壓縮的效果。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的 400mm 端 + Canon Extender EF1.4X III
比較遠方紅色房子,可以清楚感受距離壓縮的效果。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100-400mm F4.5-5.6 L IS USM 的 400mm 端 + Canon Extender EF1.4X III

 

色塊運用實例

以上兩個特色是許多玩家運用望遠鏡拍攝人像的主要因素,強烈特色以及便於減法構圖,讓大家拍出來的構圖方式與影像效果差異不大,但為什麼有些人拍出來的影像就硬是比較好看呢?細細觀察其中差異,除了光線取決,以及引導 Model 的功力外,還有另一個重點就在於背景的細微安排。

雖然超望遠鏡讓背景大多處於散景狀況,但並非只用來簡化雜亂背景這麼簡單,而是應該將虛化後的背景視為色塊,最好執行拍攝工作前,就到現場勘景先行考量與 Model 服裝的色系是否搭配,如果難以想像,可以利用一般長焦鏡頭,並採取脫焦方式試拍幾張。以這次選定台北敦南誠品前的綠蔭走道為例,中央人行步道是打磨過的石板地,當位處景深外呈現散景狀態時是灰白色塊,再考量林蔭下的光線偏綠,所以視覺上並不會太過搶眼,倒是樟樹林的樹幹與較粗的樹枝,在散景的狀態下,會變成分割綠色色塊(樹葉)的粗線條。拍攝時可以順著線條走向來安排動作,或是引導 Model 走到色塊中央。服裝上我們安排粉紅色系的小洋裝,對比亮綠色塊的背景,讓沁凝能從畫面跳出來,讀者可以參考本篇首頁與本期封面。

除了主體外,其它距離的元素因為超望遠的淺景深效果,都變成了不同形狀的色塊。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除了主體外,其它距離的元素因為超望遠的淺景深效果,都變成了不同形狀的色塊。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如果想要將其他主題拍攝清楚,就要安排Model靠近,才能維持在清楚的景深範圍內。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 mm F2.8 L IS II USM
▲如果想要將其他主題拍攝清楚,就要安排
Model靠近,才能維持在清楚的景深範圍內。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 mm F2.8 L IS II USM

除色彩配色外,單就場景上的變化,細微調整拍攝位置,讓 Model 搭配不同背景,在視覺效果上也會有不同感受。本頁例圖中在宜蘭傳藝中心湖畔邊拍攝的影像,將沁凝安排在遠方橋下涵洞,或是以橋墩為背景,以畫面孤獨感的情緒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拍攝時注意背景色塊的比例與位置,並將色塊安排作為構圖的重要部分,就能讓望遠人像不只是單純散景,而是更細膩的影像創作。                                                                                                                                        

▲細心安排背景形成的色塊,讓主題落在合適的色塊上。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細心安排背景形成的色塊,讓主題落在合適的色塊上。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透過超望遠鏡的幫助,我們可以安排Model站在平常我們難以取景的位置,並且將不同距離的元素聚合在一起。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透過超望遠鏡的幫助,我們可以安排Model站在平常我們難以取景的位置,並且將不同距離的元素聚合在一起。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300mm F2.8 L IS II USM

 

延伸閱讀

頂尖 大砲,Nikon AF-S 300mm f/2.8G ED VR II 實戰體驗

活用 1600mm 級大砲鏡頭,重現電影 ET外星人 經典飛月畫面

雨天 人像 實拍 建議與教學

向銘鏡致敬,Voigtländer NOKTON 50mm F1.5 Aspherical

文字:孫宗瑋
攝影:孫宗瑋
協助:黃暐琪、李柏毅
Model:沁寧(經紀:Jami 0970981877)
本文同步刊載於 
DIGIPHOTO NO.63 雜誌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