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義』是當下正夯的話題,用在生態攝影的範疇中,3:2尺寸的方框外,拍攝過程符不符合『程序正義』,應是用來評量是不是『生態攝影』的不錯參考。

上一回在DIGIPHOTO的首篇介紹文【生態攝影與擺拍】中,用自己擺拍的實例,來探討『生態攝影』中適切擺拍的必要性。這只是一個迂迴的濫觴,對於講究純自然狀態下拍照的攝影師而言,其實他們是相當不屑『擺拍』的。

由於個人長年以出版昆蟲生態圖書為業,為了彌補戶外自然攝影在器材、時空、經費、人力各方面的不足,退而求其次在室內用擬真的立場出發,配合昆蟲生態的自然運作,因勢利導的拍出更多、更完整的圖象與內容。在不完全自然的狀態下,拍攝這些沒有惡意、造假、取寵的作品,目的不外就是介紹大眾認識更多的自然與生態。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以國家地理雜誌攝影比賽的蜻蜓照為例

而今,發達的數位科技造就了幾近無門檻的攝影環境,相對的,光怪陸離的人與事當然就層出不窮。話題就從2011年國家地理雜誌攝影比賽結果開始,上圖這張自然類的勝出作品嚴重造假,同時也連帶讓多位評審蒙羞。在被踢爆造假之前,該作者Shikhei Goh的攝影註記中說明,原本並未特別留意這隻蜻蜓,突然遇到驟雨時,還猶疑一陣子是要保護相機去躲雨,還是繼續掌握這難得的光影與氣氛。

得獎結果公布後,主辦單位遭到各方內行者不斷的質疑與撻伐,終於逼得作者最後改口承認,這是請人在旁噴水,模擬下雨拍攝的情景。我想大家都同意,這是不名譽的詐欺得獎,該作品修改後的附記文請詳見:【Grand-Prize Winner and Nature Winner】 。無論Shikhei Goh是在大自然或網室、溫室攝影棚拍攝這隻蜻蜓,肯定都屬於『擺拍』,而且是不符生態的『擺拍』。用來當作商業廣告,這本是司空見慣的手法,沒什麼對錯與道德的爭議。可是,用來譁眾取寵、違反規則參加自然攝影比賽,甚至誇大、偽造拍攝過程無比艱辛的說辭,用來誆得『生態攝影大師』的美名,這對許多了解真實生態的大自然愛好者來說,無疑是褻瀆自然的嚴重詐欺行為。

有關該作品造假的分析與說明,我在去年初的臉書中,用了七篇的圖文來詳細剖析過,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請看當時FB接續的連載。【31、雨景用噴水罐噴不出來的(1)】

 

不符合「程序正義」的擺拍行為

不懂生態或不尊重自然的攝影師在拍照時,常用嚴重干預自然的方式擺拍生物,這就是我所謂的不符『程序正義』。假如是商業攝影師為了拍攝商品時,將某些動物安排入鏡當作串場、點綴,那也沒什麼好特別譴責的,因為人人都不會將它當作『生態攝影』。一旦某些作品單純用自然的動、植物為對象,經過人為鋪排、造假,拍出來的內容與情境,又很容易讓人誤會是自然狀態下拍攝的,那這不符『程序正義』的擺拍,真的就很要不得。例如許多老練的攝影師都知道,拍攝小動物,除了選角要漂亮、可愛以外,有互動、衝突、故事性等情節,更能增加作品的張力與可看性,所以荒誕的手法層出不窮,甚至離譜到讓人瞠目結舌。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上圖這隻樹蛙本身就長得很可愛,可是靜靜的半身特寫,張力顯然不足。假如能拍到牠在吹泡泡(鼓喉鳴叫),那會精采一些。可是有些自以為是的拍蛙者,顯然沒那個耐性,更不具相關的生態認知,既然拍不到精采的青蛙生態,於是改走邪門歪道,開始虛構故事、安排情境,把容易捕捉、擺布的小可憐抓起來、湊起來、綁起來、甚至釘起來拍。完成的作品在懂生態者的眼中,那是極度的離經叛道,不過在外行記者的傳播下,那些讓人笑掉大牙的造假,竟然經常登上國際知名的大媒體,二手傳播到台灣,就會形成這種不倫不類的報導,不一而足。請見  【樹蛙踩甲蟲 搭便車】

因為採訪者的膚淺外行,沒有當眾棒喝的批判,經常導致很多攝影師吸毒般的無法自拔。Shikhei Goh絕對是其中的負面代表,他在國際媒體間流傳的紅眼樹蛙作品中,有像李小龍姿勢般的『功夫蛙』,有盛怒中的『中指蛙』,當然,如果他願意,『芭蕾蛙』、『單槓蛙』、『倒立蛙』、『足球蛙』、『劈腿蛙』、『射箭蛙』、『飛天蛙』,通通難不倒他,國內外許多人在網路中已嚴厲批判、廣布,我不想再多所著墨。

但是,咱們還真不乏依樣畫葫蘆的三流攝影老師,在帶隊外拍中,還是慣用讓人極不認同的鋪排、擺拍,污染很多新手的心態與手法,能不譴責嗎? 【牠們是這樣拍蛙的】大家應該不難看出,等到所有人拍完滿意的姿勢與作品後,這隻『可憐蛙』不死也剩半條命了。

為了這篇的為文,我特別不當『擺拍』一次,來作個負面的錯誤示範。一樣是先前那隻莫氏樹蛙,我用一隻抓來的小十三星瓢蟲,輕易就能將牠放到樹蛙身上爬行,等牠剛好爬到蛙眼旁『喀擦』一下,馬上獲得看似頗有張力的下圖,結果應該不難掰出扣人心弦的假故事吧!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假如我更無恥一點,這隻樹蛙先讓牠趴在獨角仙身上,甚至獨角仙是攀在爬過水的食蛇龜背上,『三搭一』的世紀機緣於焉誕生。假如不想拍別人掰過的『搭便車』,抓來一大一小兩隻樹蛙,在沒人看得見過程的攝影棚中,只要我不在意搞死牠們,一定可以拍出大蛙口中有兩節外露的蛙腿,夠震憾吧!從頭到尾我都不必後製修片來隱藏線、針,Shikhei Goh可以甘拜下風了!可是,拍攝的程序中,正義在哪?天知地知、良心自知。

 

什麼才是「正面」的擺拍

爾後,再回過頭來談談正面的擺拍,先請大家看一段【大豉甲】的影片。

畫面中浮在水上快速不規則游動的小蟲子,叫做豉甲,這是在約兩公尺外拍攝的自然生態。這種成群棲息的大豉甲(梅氏圓豉甲)體長約15mm,是靜水域水面上極度活躍的甲蟲,只要有人影晃動、靠近,牠們游水滑動、打轉的速度會急速加快,甚至直接潛入水底避敵。雖然自己以往在野外也拍過單隻的照片,但是那要有十足的耐心等候,才能正巧拍到水灘邊靜止休息中的個體,而且往往不夠近接特寫。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想要讓人觀察牠完整清楚的樣貌,採集一、兩隻回家後,放在裝滿水的小盒子中,等牠慢慢適應新環境時,很容易趁著牠暫停游動時拍下微距特寫,如上圖。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若要呈現豉甲浮在水面時,因體重下沉與水面表面張力所形成的水面彎曲,那麼更需要模擬拍出戶外水域場景,藉著水底背景的影像扭曲,才能襯托出清楚的對比。所以我將這隻大豉甲放在上圖那個長著藻類的小水缸中,只要坐在一旁耐心等候,一樣不難拍到更貼近戶外生態的局部環境模樣與蟲體特寫,如下圖。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介紹豉甲的生態,當然不能錯過牠們身體結構的經典特色。一般昆蟲的頭上左右各有一個大複眼,然而豉甲為了兼顧水面外與水中的視野,牠們單邊的複眼又分隔出上下兩個部分,所以牠們另有『四眼水甲』的別號。唯有拍清楚這個細部的特徵,才能讓人充分明瞭豉甲的複眼如何上下各一的。這種需要在兩、三公分近的距離內,才有辦法拍出微距大特寫的狀況,若真要在自然環境中達成,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我利用剛死亡不久的展足標本,以60mm微距鏡頭+Raynox DCR-250來近接拍攝,終能掌握到牠的頭部與複眼的特徵。縱然這是一隻死蟲照片,但是在介紹昆蟲生態的訴求中,它比起那些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作品,應該更有資格稱得上是『生態攝影』吧!

「拜託別說那是生態攝影」,談走火入魔的生物擺拍

延伸閱讀

生態攝影與擺拍

是生態攝影師?還是生態殺手?

魚的摩登時代,鮮魚頭主演的系列攝影

絕對 森林系 , Will Nicholls 和 紅松鼠 一起玩 攝影

張永仁

昆蟲、野花生態攝影作家。國家公園著作:陽明山-賞蝶篇、蜻蛉篇。玉山-玉山的甲蟲等。金門-金色島嶼的六足精靈等。遠流出版-昆蟲入門、昆蟲圖鑑2冊、野花入門、野花圖鑑2冊、蝴蝶100、鍬形蟲54等。

張永仁的花蟲戀
張永仁's facebook
張永仁' flickr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