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eiflex SL66 對於近年來才開始接觸數位影像的玩家來說,似乎是很陌生的存在,但翻開過往歷史,卻能看到銀鹽底片時代, Hasselblad 與 Rolleiflex 兩大120片幅系統王者的合作與競爭,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塵封的歷史,並認識這台經典相機 Rolleiflex SL66 

Rolleiflex絕對是任何一個攝影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品牌,尤其對銀鹽攝影玩家來說,Rolleiflex這個名字有著崇高的地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系列的雙眼相機TLR(TwinLensReflection的縮寫),復古的雙鏡頭機身以當時的技術設計來檢視,輕便耐用絕對是街拍速寫最佳利器。不過筆者今天要介紹的,是與TLR同屬使用120底片的腰平SLR單眼相機:Rolleiflex SL66。

談到120中片幅腰平SLR大家應該先聯想到Hasselblad這個瑞典品牌,說起來HasselbladRolleiflex兩家公司其實是有些淵源的,雖然早期兩家公司就各自擁有TLRSLR的技術,但兩位公司的創辦人Victor HasselbladReinhold Heidecke,1957年共同簽署了一項劃分市場的生產協議。

Hasselblad生產SLR而不能生產TLRRolleiflex則只能生產TLR不能生產SLR。這項看似對雙方最有利的協議看似美好,卻直接影響了兩家公司將來的命運。1960年代以後,135片幅的技術逐漸成熟,非專業市場與報導攝影為了求輕求快,逐漸拋棄笨重的中片幅,這對於以TLR為銷售主力的Rolleiflex自然具有相當的壓力。

Rolleiflex SL66系統。
▲Rolleiflex SL66系統。


Reinhold Heidecke先生去逝後,繼任的總經理Heinrich Peesel先生發覺TLR市場正在縮小,而SLR市場正在壯大,SLR使用可交換鏡頭的方式,使它的功能性比起不可交換鏡頭的TLR要方便許多,Peesel先生看到了TLR的侷限,於是毀棄了八年前Hasselblad先生與Heidecke先生所簽署的協議有一說是Heidecke先生死後這份協議就無效了,於1964年下令全力研發SLR並且要繼承Rolleiflex TLR的使用手感,使原本的TLR用家能夠快速上手而不需要適應期。

利用蛇腹對焦、移軸,以及可倒接鏡頭的設計,讓SL66可應用的範圍更大。 

利用蛇腹對焦、移軸,以及可倒接鏡頭的設計,讓SL66可應用的範圍更大。 
▲利用蛇腹對焦、移軸,以及可倒接鏡頭的設計,讓
SL66可應用的範圍更大。 

 

1966年德國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德科隆的Photokina國際攝影器材展覽場上,第一代的SL66出現了,同時間一起發佈了12顆專用鏡頭。SL66鏡頭與著名的哈蘇C型鏡頭一樣為蔡司所製作,總計有魚眼鏡頭F-Distagon 30mm F5.6超廣角Distagon 40mm F4廣角鏡Distagon 50mm F4、標準鏡Planar 80mm F2.8、微距鏡S-Planar 120mm F5.6、中望遠鏡頭Sonnar 150mm F4Sonnar 250mm F5.6望遠鏡頭Tele-Tessar 500mm F5.6Tele-Tessar 1000mm F8後來另有一款1000mm F5.6反射鏡發售,但是太巨大等。另外,也發佈了兩款使用鏡間快門的鏡頭Distagon 80mm F4Distagon 150mm F4,一時之間從各自發展的廠商變成競爭對手。

SL66裝上手把後是利用左手握持,雖然和現代相機相反,但實際操作上卻剛好可以用左手轉動對焦鈕,很容易上手。 
▲SL66
裝上手把後是利用左手握持,雖然和現代相機相反,但實際操作上卻剛好可以用左手轉動對焦鈕,很容易上手。 

可依據不同鏡頭焦段變換景深表尺。 
▲可依據不同鏡頭焦段變換景深表尺。 


從細節中看到機械工藝之美

如同這台相機的名稱,這是一台可以拍攝6cm×6cm正方形片幅的單眼相機原廠另有645規格的片匣,實際拍起來為6×4cm與現代數位單眼3:2比例相同,並且繼承了TLR的使用手感,利用機身右側的扳手過片,過片扳手有重曝功能、扳手內側有個突起的小金屬鈎,按下小金屬鈎同時過片,底片不會拉到下一張,於是可以進行重曝,且沒有次數限制。

機身左側則是使用旋鈕對焦對焦旋鈕還可以切換不同鏡頭焦距、以呈現各焦段鏡頭的景深表尺,有趣的是機身前方是蛇腹結構,可以上下擺動進行對焦或是移軸拍攝,而鏡頭本身結構就只需設定光圈,這與早期哈蘇將光圈、快門都放在鏡頭結構的想法不同。

由於SL66是採用蛇腹對焦,而非鏡頭對焦,這特殊機制造就了SL66超強的近拍能力,在使用非微距的標準鏡頭Planar 80mm F2.8近拍時,最近對焦距離被攝體距離底片的長度可以縮短到35cm放大倍率達到驚人的0.5倍,已經達到了微距鏡頭的放大標準。若以同一焦段的哈蘇鏡頭Planar 80mm F2.8最近對焦距離為90cm,一經比較即可知道SL66在近拍上就有先天的優勢體質。更何況SL66原廠鏡頭還提供了一個非常強悍的鏡頭倒接功能,除了重量級的30mm魚眼鏡、40mm超廣角鏡、500mm1000mm超望遠鏡頭外,其它常用焦段的鏡頭都可以倒接微距拍攝,但一般最常用的還是以50mm80mm這兩個焦段,放大倍率較大。玩過倒接微距拍攝的朋友們都知道,鏡頭焦段越廣,放大倍率越大,所以原廠50mm鏡頭倒接比起80mm倒接放大倍率要高上許多。

一個簡單的快門發條,經由齒輪組合、離合,與帶動,可同時控制過片,以及作為後方底片匣的安全卡榫。
▲一個簡單的快門發條,經由齒輪組合、離合,與帶動,可同時控制過片,
以及作為後方底片匣的安全卡榫。

  

SL66當初花了Rolleiflex公司極高的研發經費,大約一千萬德國馬克,為了提升耐用性,全機一千多個零件只有對焦蛇腹、景深表尺保護殼、PC孔保護蓋、鏡頭接環外殼、機身內的蛇腹對焦軌道、移軸鈕鎖定桿、過片桿旋鈕、景深預覽鈕、布質簾幕快門組等少數幾個零件為非金屬製品。當你把SL66拿在手上,你會發覺這台機身的大小與重量非常驚人,單機身便有將近兩公斤重,不過別被這樣的重量嚇跑了,因為SL66的鏡頭比起許多現代化的大三元鏡皇來說是非常輕量化的。

可大部拆解各部位,讓專業攝影師安裝自己需要的各項配件,包含鏡頭、各式對焦屏、把手,以及安裝不同底片的底片匣。
▲可大部拆解各部位,讓專業攝影師安裝自己需要的各項配件,包含鏡頭、
各式對焦屏、把手,以及安裝不同底片的底片匣。


SL66另一個特色就是不浪費底片,絕大多數的6X6中片幅相機使用120底片拍攝時只能拍12張,但是Rolleiflex發展了一套Automat底片自動到位功能,SL66可拆卸式的片盒可以感應120底片背紙與底片厚度的不同,只要感應到底片厚度,就會自動停止捲片,再怎麼使出吃奶的力量也絕對捲不動,不像其他中幅機要先把背紙拉到“Start”箭頭再上片,所以SL66可以拍出完完整整的13張照片,某些RolleiflexTLR也有此功能,只靠著一根精密連桿做感應,這又證明了Rolleiflex原廠非常突出的設計巧思。 

因為產量較少,所以市場上SL66的流通性比哈蘇低,不過近幾年因為國內外的古董相機市場非常活絡,讓台灣也有不少SL66的玩家,有趣的是擁有此機的玩家,通常不會再去考慮其他品牌的SLR因為除了機身性能強悍,SL66所使用的鏡頭與其用料也都是一時之選。

Rolleiflex SL66拍攝樣本。
Rolleiflex SL66拍攝樣本。

 

(下一頁還有SL66專用的蔡司鏡頭)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