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棚拍時,常會聽到攝影師喊著「 光比 」,到底光比對 棚拍 來說有什麼影響呢?講光比好像太抽象,不過如果是說「反差」,應該就很好了解了吧!我們在外拍的時候,都知道正午的陽光,屬於硬光,會讓主體的亮、暗部呈現強烈的反差對比。當反差大的時候,臉部的五官就會更顯立體,當然把這樣的原理放在棚拍上來說,也是一樣的。當我們在棚拍時,想要讓主體的反差強烈一點,就是要調整光比啦~簡單來說,光比不過是反差另一個比較學術性的說法罷了!後面要帶大家了解如何創造出色的反差(光比)哦~

枯燥的第一堂,日後的基石

就像馬克之前一直強調的,許多看似精彩的打光手法,其實都是師法大自然而來;真正是自己創造的光線狀況雖然也是有,但是打光的基礎大部分還是從自然的光線環境中學習而來的。

這是一張早上七點在戶外拍攝的照片,除了光線位置良好之外,當然多少也是因為模特兒的關係,讓圖的感覺提昇。不過明眼人一看,就會發現這是一張打著「林布蘭光線」的照片。老實說,之前我拍了許多外拍,還沒有看到過這麼完美的林布蘭光線;即使拍過不少清晨7∼8點的外拍,還是很少見;所以當下快門是按到停不下來的!

如果大自然能夠給予這麼美好的光線,為什麼我們不多把握呢?其實這張照片還是有些問題存在,主要是反差。就我個人感覺而言,當下光線反差還是有些大的,但因為那時為了要搶光線,就必須在這狀況下快拍了;如果還有下一次,我想我會把反差給補好的。

在這裡,我們又提到了一個主題:反差。其實我們在拍照時,除了打光的方式,另一個我們會一直去調整的,就是反差。所以我們先來聊聊反差這東西。

張馬克的線上教室:什麼是 光比 ?

張馬克的線上教室:什麼是 光比 ?

 

反差控制影響照片氛圍

反差的另一個比較複雜的說法,就是光比(Light Ratio)。一般來說,我們在調整主光後,就會去調整反差(也就是光比)。一般來說,如果是亮部的測光和暗部的測光值是差1個EV值時,我們就會說這時的光比是1:2,如果是測光值差2個EV值,就會說這時的光比是1:4,而如果是3個EV值時,就會說是1:8;同理,如果是差4EV時,就會說光比是1:16,大家可發現,光比的是2的幾次方去加乘上去的。數字差越大,其亮面和暗面的亮度差異度就越大。

反差的控制會影響一個人看圖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會應用反差的控制來製造我們所要的感覺是要硬一點還是柔一點,簡單來說,就是看要比較個性一點還是比較柔順一點。像右邊這張圖的原始構想,是要一個比較有個性風的感覺,所以我們在打光的時候,會讓亮面(有時是面光的那一面)和暗面(有時是背光的那一面)的曝光值差多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凸顯影子的感覺,讓整張圖多一點個性感。

下圖是另一個例子。雖然是在背景紙上的拍攝(很多時候,我們會用背景紙的拍攝來製造一種個性的感覺),但因為是比較柔性的產品,所以我們並不會用太大的反差來拍攝這張照片,而是選擇了一個較低的反差,來凸顯我們要的柔性感覺。

張馬克的線上教室:什麼是 光比 ?

張馬克的線上教室:什麼是 光比 ?

其實,以上這兩張照片在主角臉上的反差(光比)並沒有差多少,第一張是1:6左右,而第二張大概是1:4;就光比的說法,在暗部的控制上也只是差了一個EV值而已,但感覺卻差了很多;所以在說到基礎的打光之前,必須要了解什麼是光比,這個在外拍時也常會遇到的東西。

馬克經驗談 EV值的差別

所謂的1個EV值,是指我們在亮部測光時,如果正確的曝光是f/8,而暗部的測光則是跟亮部差一個光圈值(也就是f/5.6)才是正確的曝光,這樣差一個光圈值的曝光,我們就說是差到1個EV值。

 

(後面還有不同光比的示範哦!)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