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持續前進,就不用擔心被別人超越!」從外拍攝影玩家開始,到成為擁有自己攝影棚的專業攝影師,張馬克認為,面對快速變遷的攝影市場,持續學習就是前進的動力;不論是向大自然借鏡,或是上課取經,能夠用光線精準打造出心中想像的完美視界,就是最快樂的事。

攝影既然是一門用光做畫的藝術,從戶外開始拍照自然是大部分人攝影的起點。從清晨、正午到黃昏,只要老天爺賞臉,老天爺已經幫我們打好了光,只要找到合適的景,就可以安心地拍照;而且太陽光線持續而穩定,一般說來,在構圖和反差上多加注意,就可以拍出不錯的照片。 但是,太陽畢竟不是領我們薪水的燈光師,既不聽話辦事,限制也很多;光源角度不能隨心所欲,光線強度更不能控制,只要反差一大,肉眼看起來再怎麼漂亮的場景,拍出來就是亮部爆、暗部黑成一片。因此,想要讓自己的攝影更上層樓,就不能只是「捕捉」光線,更要學習「控制」光線的技巧,甚至是「打造」心中想要光線環境的方法— 也就是進入攝影棚拍照。

 

在棚內,光線要自己想辦法

「說到攝影棚拍照,大部分攝影人都會心生恐懼,畢竟這和外拍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張馬克說,「外拍時,只要天氣許可、選擇適當的時間與場景,好好構圖,就可以在太陽的幫助下拍出不錯的照片;但是在棚內,不僅光線要自己想辦法,場景也要自己一手包辦。再加上使用閃燈或棚燈拍攝時多半不是使用持續光源,所以在打燈之前,是無法親眼確認實際光線效果的,只能在腦海中自己演練。問題是,我們想的大多和實際拍出來的不同,所以大家才會感到恐懼或害怕!」

從外拍走入棚內,馬克認為,其實棚拍的原理和外拍很像,只是光線要自己去製造而已;但是這些光線原理和自然的光線環境其實還是相通的,許多技法都是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不斷練習。簡單的棚內拍攝其實不難,只是需要經驗的累積;一旦把使用光線的基礎一步步打好之後,更複雜的多燈佈光也不再是難題。

1 / 200秒的美,用閃光燈打造的魔幻光影世界 張馬克 專訪

 

攝影始終來自於深刻的觀察

說到打光,馬克認為,最重要的並不是該用閃燈還是棚燈、哪支燈出力比較強,或是那個牌子比較耐用之類的器材問題,也不只是配件怎麼用燈具擺哪裡的技術問題,而是平時對自然光線環境的觀察。「許多精彩的打光,其實都是師法大自然而來的!」馬克表示,一天中大部分的時候,太陽光都是從上方往下打來,我們的視覺記憶也是在這樣的光線環境下建立起來的;因此,如果在攝影棚內佈光時,我們將燈頭設置得太低,就會違背我們對光線的既定印象,產生說不出的違和感。這就是一般人在一開始打燈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燈頭位置太低。

馬克發現,許多閃燈 / 棚燈初心者剛拿到器材時,第一個反應就是興沖沖地裝上罩子、接上電源,立刻按下快門,然後迫不及待地檢視剛剛拍的照片,滿心期待拍出來的成果就像⋯⋯咦?怎麼跟網路或報章雜誌上那些照片的打燈效果不大一樣?看起來怪怪的,但是怪在哪邊,卻又說不出來。

「如果不是要營造出特殊效果,一般說來,我們會讓燈頭位置維持在模特兒頭部以上,從上往下打。」馬克說,「但是許多人把燈裝上腳架以後,往往就急著拍照,因而沒有注意到燈的高度問題。」解決之道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燈的位置拉高一點就好了。

打光其實是個性的展現,即使是同樣的佈光方式,每個人拍出來的都不同。學打光,最難學的其實就是這看不到的地方。

1 / 200秒的美,用閃光燈打造的魔幻光影世界 張馬克 專訪

 

攝影棚與燈具的親密關係

一說到燈的高度問題,回憶起自己之前花了許多錢買到的種種血淚教訓,馬克就忍不住諄諄提醒起攝影棚與攝影器材的選擇問題。

「首先,攝影棚一定要夠高。」馬克說明,一般人的身高雖然都在一米九以下,但是考慮到佈燈的架設之後,攝影棚往往要有三米一的高度才夠用;如果一開始挑選場地時沒有注意到天花板高度問題,在打光上就會受到許多限制。但是如果攝影棚的場地就是沒有這麼高,又該怎麼辦?難道要限制個子太高的模特兒不准進入嗎? 重點其實是:要購買瓦數比較小的燈! 馬克笑著說,如果天花板高度不足三米,坪數不到五坪,最好買三百到四百瓦的燈,如果能買到兩百瓦的更好; 這樣一來,拍攝時的光圈控制值才大。

所謂光圈控制值,就是可使用光圈數值的範圍。在攝影棚內,如果要以仿自然光的方式來打光,使用f/4 以下的大光圈其實是最好的。一方面,如果在攝影棚中總是使用小光圈拍攝,那跟小DC 拍的全景深照片實在沒有多少不同;另一方面,一般我們在室內借用自然光拍攝時,除非現場有三面大窗,否則光量通常根本無法滿足f/4 以下的光圈值。

「所以,要在室內景模仿自然光拍攝,當然要從大光圈下手!」馬克分析,既然要使用大光圈,燈的出力自然不能太大;而且,攝影棚如果不是黑棚或是坪數太小,容易形成太強烈的反射光,因此在狹小的攝影棚內,燈的出力是越小越好。如果拍攝空間有五坪以上,而且天花板在三米一以上,馬克建議大家盡量買六百瓦以上的燈,以補足反射光不足的問題。至於燈的支數問題,考量到大家的經濟能力都是有限,馬克建議大家會發光的燈具(含外閃)至少要準備三支以上,最好是四支。 以我自己的經驗,三支最多是堪用而已,如果要使用背景紙來打燈,在各佈光點的補光上,可能就比較吃力; 馬克說, 其實燈的支數是越多越好,但如果荷包不夠深,購買四支燈是最好,三支燈則是必要的。

ISO 與閃燈出力的秘密關係

說到燈的出力問題,馬克要分享另一個不花錢也能得到高出力效果的秘技:活用高ISO 值。

其實使用外接式閃燈的人都知道,閃燈的GN 值是設定在ISO100,因此如果使用ISO200 來拍攝時,閃燈GN 值就要乘以二,依此類推;所以,只要你的相機在高ISO上表現不錯,就不需要花大錢購買高GN 值的閃燈。棚燈也是一樣,如果你使用ISO200 來拍攝,一支四百瓦的棚燈就會立刻 變身成八百瓦的棚燈,改用ISO400時,更有高達一千六百瓦的實力,幾乎和一支小的電桶燈出力差不多 — 價錢可是差很多!

 

1 / 200秒的美,用閃光燈打造的魔幻光影世界 張馬克 專訪

 

(張馬克讓自己進步神速的妙招是什麼?後面告訴你!)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