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萊.律德(Eli Reed)從血腥的殺戮戰場到紙醉金迷的 好萊塢 ,他拍徬徨無依的 非洲 孤兒,也拍日入斗金的百萬巨星,就連美國總統 歐巴馬 都自願入鏡;但是不論被攝者身份為何,他最關心的還是眼前的人,以及用鏡頭訴說他/她的故事。他曾說,「我很高興自己能以攝影為業。就本質上來說,我工作的核心就是對生而為人的省思。」 攝影是省思?你一樣認為攝影是一種省思嗎?

溫柔的巨人

曾有媒體形容他是個「溫柔的巨人」(gentle giant),實在是名符其實。第一次見到美國報導攝影泰斗 — 伊萊.律德,你很難不為他高大壯碩的身材所折服;但或許是常年在世界各地生活、拍攝的關係,他對人深刻的理解、觀察與溫柔的同理心,還有大把鬍子底下爽朗的笑聲,才是迅速贏得人心的真正原因。 走遍受盡戰火蹂躪的苦難大地與紙醉金迷的星光大道,伊萊將攝影三十年來的攝影成果集結為「從被遺棄的蘇丹男孩到好萊塢之星」(From Lost Boys of Sudan to Hollywood)。

Eli Reed, 1995.TANZANIA. Benaco. Rwandan refugees. 坦尚尼亞,貝那考,盧安達難民。
▲Eli Reed, 1995.TANZANIA. Benaco. Rwandan refugees. 坦尚尼亞,貝那考,盧安達難民。

 

蘇丹孤兒 v.s. 好萊塢巨星

當天真無辜看著鏡頭的非洲孤兒、街頭隨處可見的平民百姓與萬眾矚目的好萊塢巨星們同時再現於一室,這樣看似衝突且毫不相干的畫面究竟有什麼含意? 「這組作品呈現了遠在世界另一端的某處所存在的黑暗現實與苦難。擺在我為好萊塢電影所拍攝的影像旁,就像是世界的兩端聚首在同一展覽室中一般。」伊萊表示,「好萊塢所創造的世界傳達的是現實的戲劇性表象;它與它的工作人員所組成的電影工業擁有龐大影響力,能夠展現不同的事實以及對人事物的某種理解。」

攝影原本就具有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模糊空間,誰能說好萊塢電影中上演的純然是虛幻不實,而血淋淋的真實人生中,每個人都必須奮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其中難道又沒有虛偽不實存在的空間?真與假、虛與實,從來就是照片中的光與影,既不是相對,也沒有絕對,但是幾乎永遠同時存在。過度執著於任何一方,只是在蒙蔽自己的眼睛而已。

Eli Reed, 2001. KENYA. Kakuma Refugee Camp. Boys playing in the camp. 肯亞,卡庫瑪難民營中玩耍的男孩。
▲Eli Reed, 2001. KENYA. Kakuma Refugee Camp. Boys playing in the camp. 肯亞,卡庫瑪難民營中玩耍的男孩。

Eli Reed, 2001. Russel Crowe in photo 羅素克洛(澳洲影星)於拍片中。
▲Eli Reed, 2001. Russel Crowe in photo 羅素克洛(澳洲影星)於拍片中。

 

(從好萊塢到白宮的伊萊,給年輕攝影師的建議為何?)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