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照片時,會發現幾個小狀況,讓照片有點扣分,像是 廣角鏡頭 最常見的 變形 ,例如拍攝團體照,站在兩旁的人,臉都會無法克制的變形; 逆光 時,畫面會出現飽和度低與泛白的光暈,但逆光所產生的 曜光 ,有時也能轉化為描述畫面的一種手法;很多時候,我們在看鏡頭都會說它的鏡片能有效抑制 鬼影 的產生,不過也有些人對這樣的 光斑 愛不釋手,還會刻意 修圖 來表現。現在就來了解鏡頭上面最常發生的三個問題,到底是怎麼形成,又該怎麼解決呢?

變形

其實不同鏡頭都有不同的變形問題,但廣角鏡頭雖然能創造不可思議的空間感,其嚴重的桶狀變形也最為人詬病。除了遠近感上的差異,不同焦段的鏡頭在成像上還有一種值得特別一提的差異性,那就是變形(也稱為畸變),其中又以廣角鏡頭的桶狀畸變最常被攝影迷拿來討論。

鏡頭畸變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像差(Abbreviation),也就是實際成像與理想影像之間的差異,是由於透鏡對色光的彎曲能力不同,使成像點與光軸距離不同,其側向放大率亦隨之不同所造成。畸變有兩種,我們將影像分割成正方形格狀來看,比較容易解釋:

1. 桶狀畸變(Barrel Distortion):亦可稱為負型扭曲(Negative Distortion),整體影像會變小,較常發生在使用廣角鏡頭或魚眼鏡頭時。方形物體的影像會變成四角向內收縮,邊線中段則向外凸出,好像一個木桶,因此被稱為桶狀變形。
2. 枕狀畸變(Pincushion Distortion):亦可稱為正型扭曲(Positive Distortion),較常發生在使用長焦段鏡頭或變焦鏡的望遠端時。方形物體的影像會變成由四角向內凹陷,好像一個枕頭,因此被稱為枕狀變形。

▲廣角鏡頭誇張的空間感,也容易造成建築物變形,透過軟體可以稍做修正。林家興/攝 ▲廣角鏡頭誇張的空間感,也容易造成建築物變形,透過軟體可以稍做修正。林家興/攝
▲廣角鏡頭誇張的空間感,也容易造成建築物變形,透過軟體可以稍做修正。林家興/攝

 

好吧,上完了很複雜的物理課,我們要回頭來看看變形對我們的攝影有什麼影響。

使用超廣角鏡頭或魚眼鏡頭非常靠近被攝主體時,會產生中心向外凸、四角向內凹的桶狀變形,因此會拍出大頭狗一般的影像;拍小狗或許很可愛,拍人像可會變成大鼻子喔!最好盡量避免。至於枕狀變形通常問題較小,如果變形率在4%以下,人眼難以察覺;或者,我們也可以使用Photoshop等影像繪圖軟體做簡單的校正,也可以多少彌補一下變形的問題。

▲正常情形            桶狀變形             枕狀變形 ▲正常情形            桶狀變形             枕狀變形

廣角鏡頭容易引發桶狀變形,用來拍攝人物時,雖可以強調水汪汪的大眼睛,但也容易放大鼻子,用得不好反而顯得不自然。孫宗瑋/攝
▲廣角鏡頭容易引發桶狀變形,用來拍攝人物時,雖可以強調水汪汪的大眼睛,但也容易放大鼻子,用得不好反而顯得不自然。孫宗瑋/攝

 

曜光 

影像上如果出現大片發白或泛黃、飽和度與反差都較低的光暈,就是曜光。逆光拍攝時,當太陽光或點狀光源進入鏡頭之後,由於入射光線的角度、相機與鏡頭的位置、光線是否直接或間接入射鏡頭⋯等因素,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光線射入的角度與質量,便很容易在畫面上出現反差度低、泛白的光暈,一般稱之為曜光,或是更清楚的圓形光斑,一般稱為鬼影。

過去,曜光其實是鏡頭製造廠商想盡辦法要避免出現的問題,但是由於曜光可以帶來奇妙的泛白現象,並且影響整張影像的對比度與清晰度,應用在適當的題材與構圖上,反而顯得相當有“fu”,因此反而在近來的人像攝影上形成一股風潮。如果必須逆光拍攝,又想避免曜光產生,可以在鏡頭前加裝遮光罩,並小心避免陽光直射鏡頭,就可以改善曜光出現的問題。

大片溫暖的曜光降低了影像的飽和度與反差,金黃色調反而使影像更添魅力。Louis/攝
▲大片溫暖的曜光降低了影像的飽和度與反差,金黃色調反而使影像更添魅力。Louis/攝

 

(我的鏡頭出現鬼影了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