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東京,日本其他地方每隔一些時間我也都會想去走走看看,走逛其間的感覺,總是會比在東京的疾行奔波要來得悠閒許多。這回忽然的京阪遊,卻未料到是這幾年來,感覺旺季裡最淡的一次,像是向來外國遊客如織的京都,人潮明顯少了許多,景點寺廟周邊的店鋪也都意興闌珊的或開或關,即使未被311震到的關西,似乎也擺脫不了地震帶來的後遺症。

但每每旅途總是貴有新意。這份新意可能會來自於環境的變化,新的建築、新的城市場景出現;另一種則是來自心境的變化,即便是同一個地點,有新注意的標的、也有因為自身的改變、感受力的增進,使得接受到的訊息也能夠變得非常精彩豐富。

吳東龍 專欄: 忽然, 京阪 一週

 

這回,我想先從大阪說起。

大阪於我的感覺上,一直都是變化步驟很慢的城市,試想若有雜誌要做大阪特輯,或許要五到十年以上才可能等到一輪翻新,如果要頻繁一點的報導,也只能從美食下手。而在我出發前的準備功課發現,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大阪港天保山Suntory美術館早已於去年底閉館,而到了大阪梅田,想找到比天空之城還吸睛的建築物則仍未出現。

由龐畢度中心建築師Renzo Piano所設計的關西機場大樓,是人們踏入關西版圖的濫觴,其內部色彩輕盈活潑,挑高空間再加佐以植栽與光的顏色,一直能讓人在造訪關西時的心情輕鬆緩慢許多,完全忘卻這座人造機場建造以來都一直處於下陷的隱憂之中。而無論是機場或是車站,這個連結人與人、人與交通人生場景,在日本,轉運空間的感覺總是讓人想流連不已多拍張照片,而在國內,人們進了機場、車站,總是毫不猶豫地想加快腳步離開前往下一站,總會讓人試想是哪裡出了問題?

吳東龍 專欄: 忽然, 京阪 一週

這回到大阪,最大的改變是大阪車站的大變身。今年五月啟用的JR大阪車站則是暌違了30年後,車站的再度翻新(大阪車站最早從1874年開始啟用)。然而車站的改變,同時也標註了一個個時代的流轉,有因應使用需求所產生變化,也有為了符合、或引領時代所衍生的空間風格,自然會與生活形態的思考會息息相關,紀錄著一個時代的故事。

過去讓人擁擠穿梭於地下游移的大阪車站,這回用連結南北大樓的方式,變成一個「OSAKA STATION CITY」,車站城市。

吳東龍 專欄: 忽然, 京阪 一週

新的大阪車站的規模與質感要比較起機場來說毫不遜色,除了既便利也贅澤的商業購物與餐飲空間之外,站內就出現了八個分屬不同樓面不同主題的戶外廣場,在狹窄擁擠的車站區內則特別顯得格外奢侈。有傳統日本庭園、有天空農園等,而特別是站內屋頂的半露天的「時空廣場」,可以上讓旅客走上幾個波段的階梯,進行一場無目的的、休憩、觀看列車、城市樣貌的喘息超大空間,讓人們在忙碌節奏下,覓得一處天空花園,在進行下一場旅行之前,感受另一個觀看城市的角落氛圍,車站,原來可以這樣。

 

吳東龍

台灣新竹出生的六年級中段班,主修工業設計,但也拿筆寫作書寫設計觀察、手握滑鼠畫圖描繪設計風格、指按快門寫真紀錄設計脈動。2006年起於台灣與中國出版個人的全創作系列書籍《設計東京》,現為設計專欄作家、書籍與視覺設計師,設計講堂規劃與講師,並參與展覽設計與相關企劃,文字與設計作品見於兩岸三地。09年成立《東喜設計工作室》,並於木馬文化成立並規劃《享讀》書系,發掘令人感動的設計,為多方位的設計工作者。部落格:www.tomicdesign.com

 

延伸閱讀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旅遊 人文攝影專家 動感小帆 專訪(上)

《留學東京600日》按讚活動

吳東龍 專欄:依舊美麗的 東京 春日

豎起耳朵: Ashcraft Aria 頭掛式耳機

 

撰文/攝影:吳東龍
本文同步刊載於Stuff科技時尚誌 08月號/2011 第91期
如欲購買雜誌,請來信csc@cite.com.tw洽詢
歡迎加入STUFF科技時尚誌粉絲團